9項數據告訴你:環法PRO和普通車友的差距

2019-06-13     單車志Bicycling

在業餘賽事中,我們碰到的一般是水平相差不太大的同仁們,你有沒有曾好奇過自己和環法PRO們的差距?本文來自《bicycling》,提取了一些關鍵的性能指標,包括世巡車手們的平均數據(包括一些無厘頭的指標),用數字告訴你,你和頂級PRO的差別!

註:以下業餘車手指代的是普通騎友的平均水平。

1.計時賽均速

一名環法PRO有能力在長時間內輸出更多的動力,最直觀的體現在計時賽中,比如2019年環法第二賽段,27.6公里的團體計時賽,PRO們的速度能比業餘車手快18分鐘左右。

業餘車手:30km/h~31km/h

環法PRO:46km/h~50km/h

2.平路賽段均速

即使是平路賽段,PRO們的均速也「長期在線」——約是業餘車手的兩倍。

業餘車手:27km/h~29km/h

環法PRO:40km/h~45km/h

3.最大衝刺功率

常看比賽的車友都知道,大團衝刺最精彩的就是最後那幾百米。衝刺手們在最後15秒里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就拿三屆世界冠軍彼得·薩甘來說,他在平路賽段最後的衝刺階段功率值可能達到1500W。

業餘車手:600W~800W

環法PRO:1200W~1400W

4.石頭路段均速

今年的環法第一賽段有兩段石頭路,像薩甘和范阿韋馬特之類古典賽表現出色的車手,他們的速度是業餘車手望塵莫及的。在鵝卵石賽段,他們的速度仍可達35km/h到38km/h。

業餘車手:22km/h~25km/h

環法PRO:35km/h~38km/h

5.三明治消耗量

車隊助理要為車手/員工做午餐,環法期間,一支車隊8名車手需要10餘名員工輔助。在這三周的時間裡,他們要消耗大量的麵包和三明治。

業餘車手:1~3個三明治

環法PRO:約30個三明治

6.水壺消耗

一般來說,一次騎行過程,我們只會給自己準備一到兩瓶水,而環法期間車隊助理們需要在每個賽段為車手們準備40到120瓶水,這就意味著一名車手可能會扔掉10多個水壺。

業餘車手:1~2個水壺

環法PRO:5~16個水壺

7.爬圖爾馬萊山所需時間

圖爾馬萊山(Col du Tourmalet)是環法最經典的爬坡,首次亮相於1910年,這使其成為比賽歷史上最古老最常用的爬坡之一,今年出現在環法第14賽段,海拔約2100米。一位爬坡型PRO爬圖爾馬萊山的平均功率大約350W到375W,而業餘車手約摸只能在175W到200W間,這也意味著環法頂級爬坡手爬了兩次圖爾馬萊山而你可能一次都沒爬完。

業餘車手:115分鐘

環法PRO:60分鐘

8.戰車數量

根據車隊的器材贊助商不同,大多數PRO們出征2019年環法需要準備的戰車包括:一輛適合平路的氣動公路車、一輛適合爬坡的車、一輛適合在鵝卵石路面騎行的車,以及一輛計時車。更不用說備用車了,像文森佐-尼巴利這樣GC熱門車手備用車就有兩到三輛。

業餘車手:1~2輛

環法PRO:4~5輛

9.腿毛量

有研究表明,在40公里的計時賽中,剃光腿毛可能為PRO們節省約60~75秒的時間。當然,PRO們刮腿毛大多不是為了這個,他們通常是為了方便按摩,同時在摔車的情況下,沒有腿毛更易處理傷口。

業餘車手:毛茸茸的雙腿

環法PRO:光滑的雙腿

看完這些,有些滿懷希望的車友或許有些灰心,既然業餘車手和職業車手實力差距這麼大,還要不要堅持?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騎車只是一項愛好,一項能鍛鍊自己身體的運動。我們應該正視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但更應該享受騎車本身給我們身體帶來的積極影響。我們也應該不斷去提升自己,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來讓自己更加出色。

這才是我們大多數人騎車的意義所在。

本文已獲野途傳媒授權

-----猜你喜歡-----

*輕戳圖片即可查看哦*

最新資訊:請點擊「原文連結」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y8h8WwBJleJMoPM9v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