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落下的一隻髒酒杯

2019-07-17     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

1956年7月,洛陽礦山機器廠正在如火如荼地興建,這是國家「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然而,在這次工地建設中,人們竟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


考古專家趕到時,發現墓葬已經被盜,幾乎空無一物,甚至連墓主人的身份都不能確定,只是在散落的鐵帷帳架上,找到了「正始八年」的銘文。




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唯一的一座有紀年的曹魏墓。正始,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君主曹芳的第一個年號。曹芳是曹魏的第三個皇帝,是魏明帝曹叡的養子。在他執政的後期,司馬氏已經當權,所以在254年,司馬師就廢掉了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皇帝。

當然,墓葬的主人並不是曹芳……




漢朝時流行厚葬,但在曹魏時期,曹操父子倡導薄葬。帝王大力推廣,達官顯貴自然也不敢不從。因此,比起動輒價值千金的漢墓,這座曹魏墓顯得十分寒酸,再加上它曾經被盜墓賊光顧,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好東西能留下了。

但既是盜墓,必定過程慌亂。在清理墓室的時候,考古工作人員突然在昏暗的角落意外發現了一個小物件,應該是盜墓賊當年拉下的,拿起來一看,嘿,有來頭啊!!


考古專家將它取出來的時候,它還渾身是泥,經過清洗之後,人們驚喜地發現這竟然是只白玉杯,通體溫潤潔白,曲線流暢優美。更令人吃驚的是,它雖歷經千年但毫無殘缺。


考古專家進一步研究發現,這隻白玉杯的形狀和現在的酒杯沒有太大區別,直口深腹,呈圓筒形狀;高為11.8厘米、口徑為5.2厘米、底徑為4厘米;由新疆和田白玉加工而成,杯身拋光極好,無任何紋飾,符合當時崇尚樸素自然的社會風氣。儘管素樸,卻卓爾不群。




由於魏晉時期長期戰亂,與西域貿易受阻,新疆和田白玉在內地日漸稀少,精美玉器罕見,在這樣的背景下,白玉杯顯得尤其珍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uuUFGwBmyVoG_1ZSt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