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沐 雨
7月22日,哈里伯頓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在第二季度削減了8%的北美工作崗位,並且擱置了未使用的壓裂裝置,以此來應對疲軟的市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哈里伯頓上一輪大規模裁員還要追溯到2016年,當時裁員是迫於原油價格長期下跌的形勢。
時隔3年,哈里伯頓在北美主戰場再次作出了大裁員的行動。如此舉動表明,油服市場看似回暖,但依然承受著經營壓力。
事實上,不同於國內加大勘探開發浪潮帶來的油服「繁榮」,國際油服市場整體處於緩慢回升階段,在油服產業供過於求尚未褪去之際,保持謹慎的態度不失為上上之選。
01
油服巨頭的無奈之舉
縱觀全球油服市場,從威德福申請破產事件,到斯倫貝謝頻頻出售業務資產,貌似油服巨頭在市場壓力下,都不得不勒緊了褲腰帶。
如今種種跡象顯示,哈里伯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壓裂設備供應商,也未能逃脫北美市場壓力的困擾。
7月22日,哈里伯頓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經營狀況。令人關注的是,哈里伯頓由於美國和加拿大對水力壓裂服務需求的持續下滑,第二季度在北美地區啟動了大幅裁員以及壓裂設施擱置的舉措。
並且據財報顯示,哈里伯頓第二季度利潤為7500萬美元,這一數據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5.1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85%。
對於利潤的大幅下滑,哈里伯頓給出的解釋是主要受資產減值和遣散費的影響。
數據顯示,哈里伯頓2019年第二季度稅前減值和其他費用為2.47億美元。其中,1.08億美元用於長期資產減值,5800萬美元用於遣散費,3300萬美元用於庫存減值,4800萬美元被列為「其他」。
整體而言,無論是裁員還是壓裂設施擱置都表明,哈里伯頓引以為傲的水力壓裂服務正受到產能過剩的嚴重打擊。
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在2月份估計,哈里伯頓及其競爭對手將擁有2440萬馬力的水力壓裂年供應量,但今年的需求僅為1450萬馬力。
對此,哈里伯頓的執行長傑夫米勒(Jeff Miller)表示,我們認識到北美客戶正在改變支出計劃,以確保產生回報和自由現金流。因此公司在二季度閒置了一定數量的設備,後續也將繼續這樣做,直到達到可接受的回報。
傑夫米勒還表示,公司還將採取措施通過重組其北美業務來削減成本。
毫無疑問,在北美市場哈里伯頓經營壓力依然嚴峻。
過去的一年裡,哈里伯頓股票下跌了52%,是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02
油服企業步入謹慎收縮階段
事實上,哈里伯頓北美業務的收縮透露出,整個油服行業的「困局」。
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的石油市場報告顯示,由於全球經濟放緩,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估調整為110萬桶/日,署長比羅爾稱,如果全球經濟表現比假設的還要糟,可能會再次下調這一預估。
石油需求增長的疲軟,宣告石油市場體量已然步入了平穩期,告別了以往粗放野蠻生長的時代。傳導至產能過剩的油服市場,便演變成了一場廝殺。
目前國際油價震盪回暖,但石油公司仍嚴格控制資本支出,致使全球油服行業利潤水平仍維持在中低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8年,全球油氣資本開支下降了49%,而油氣產量卻增長了11%。與此同時,石油公司生產成本之所以下降,有60%貢獻來自鑽機日費、原材料及油服供應等費用的下降。
換言之,整個油氣上游產業鏈花更少的錢,辦了更多的事,這也導致油服公司的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並且,在油服行業產能過剩的情形下,這一困局短期內或難以扭轉。這對油服企業的經營能力提出了考驗。
2019年以來,斯倫貝謝進行了一系列的業務剝離,專注於核心鑽井戰略。哈里伯頓進行大幅裁員,收縮北美業務。如此種種,都顯示了頂尖國際油服巨頭對於油服市場的謹慎。
相對於國際市場而言,國內油服企業或許稍顯幸運。國內新一輪「油氣會戰」的開啟,為國內油服市場帶來了新的生存空間。
國家政策層面的號召下,三大石油公司2019年年初紛紛表態增加資本支出,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力度。從國家長效的能源需求側來看,未來加大國內上游勘探開發將是長效命題,這也帶動國內油田服務和裝備進入景氣長周期。
但是即便如此,未來激烈的油服競爭中,油服企業確立自身技術優勢,提升作業效率才是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