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常想一二。
今天這部影片的導演給我們的一二處,感動了所有人——
菲律賓,某貧民窟,人口擁擠,垃圾遍布。
一個小女孩穿梭在骯髒的街道,乞求行人給點錢,她快要餓死了。
女孩名叫布蘭卡,不到10歲,總穿著一個粉色破背心和髒短褲,黝黑的臉上,透著一股倔強。
她說:我從沒見過我爸,我媽是個酒鬼,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終於有一天扔下我,跟人跑了。
年幼的布蘭卡在本該無憂無慮跟媽媽撒嬌的年紀,被迫成了孤兒。
為了生存,她迅速長大,靠乞討偷竊為生。
她住的地方是硬紙板靠著一面牆圍起來的一塊區域,
日子雖苦,但布蘭卡從未抱怨,
她只是非常羨慕那些「被媽媽叫去吃飯、送去上學」的孩子。
這一天,布蘭卡在街上閒逛,電視上正播放著一則女明星的新聞。
旁邊有個男人說:她胸真大,我要是有錢,就買下她。
這句玩笑話,卻讓布蘭卡動心了,她立馬跑回去清點了自己攢的錢。
然後這個來自貧民窟、不會賺錢的女孩,當即決定:給自己買個媽媽!
同伴因為布蘭卡「分贓不均」,破壞了她的「生活區域」,而一個會彈吉他的盲人老頭皮特因交不起稅要被城管所驅逐。
兩個走投無路之人,一老一少,決定離開此地。
布蘭卡也正式踏上了「買媽」之旅。
這一路,他們遇到各式各樣的人:黑車司機、酒吧老闆、善妒的小二、善良耐心的人妖妓女、陰險的人販子...
他們被騙、被誣陷,相會誤會,又分道揚鑣,布蘭卡「買媽」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實現了...
這部《布蘭卡和彈吉他的人》於2015年亮相威尼斯電影節,2017年7月在日本正式上映,豆瓣評分8.2,IMDb7.1。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幕後團隊,有點特殊:地點在菲律賓,日本導演執導,義大利團隊製作。
劇中大多都是菲律賓當地的素人演員,而導演長谷井宏紀,既非科班畢業,也沒有大獎加身,這是他第一部劇情片。能獲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有網友評論道:光線清透,演技清新自然,毫無表演痕跡,很久沒看到這麼溫暖、舒服的影片了!這個世界上把你放心上的人,真的要用一生去報答...
初次到來的新城市對她們似乎很友好,有乾淨的廣場,有友善的路人。但是布蘭卡沒有變得比原來安穩,甚至變本加厲地偷路人的錢包。
因為她離自己的計劃還有些距離——花三萬買媽媽。
準備好了錢,布蘭卡開啟了計劃第二步:打廣告。
牆面、立柱成了她的宣傳欄。
在貼廣告的過程中,一個個媽媽帶孩子的畫面陪伴在布蘭卡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街頭流浪的兄弟小混混碰到了布蘭卡,指責她侵占自己的地盤,甚至想要從她手裡搶走買媽媽的三萬「經費」。
路旁站街的「姐妹」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幫了布蘭卡一把,這才讓她暫時躲過一劫。
有時候人真的不可貌相。或許外表有多「丑」,心靈就有多美,人妖仗義起來,誰都比不過。
買媽媽的廣告進程受阻,忙了好一陣的布蘭卡又回到了老皮身邊。
「想著你不回來了,我還挺難過的。」
看得出,老皮有點兒離不開她。
看著布蘭卡不高興,皮特鼓勵她唱歌。
這一唱不要緊,布蘭卡和她的歌聲被酒吧老闆看中了,她們被要求到酒吧駐唱,每次給一千三做報酬。
新的生活開始了,她們有了體面的工作。
這一首溫暖輕快的歌曲開啟了她新生活的大門。
酒吧的生意因布蘭卡的歌聲場場爆滿,老闆很高興。
這對「老少二人組」也順利拿到了自己的薪水,並在老闆的邀請下決定留下繼續工作。
可誰能想到,她們被善於妒忌的雜工小矮人給誣陷了。
被蒙在鼓裡的老闆以為她們以怨報德,一怒之下把她們炒了。
小矮人太可惡了。小女孩變得沮喪起來。
影片沒有故意賣慘,它只是把鏡頭對準了一個最底層的貧民窟:髒亂、污濁。
這裡的房子狹窄擁擠、殘破不堪,人們說話粗聲粗氣,男人光著膀子,女人穿著最便宜的衣裳,孩子面黃肌瘦,他們忙於生存、精於算計,甚至偷蒙拐騙。
他們也很單純、天真,相信努力就有回報,相信用錢就能買到一切,車子房子,包括媽媽...
可現代社會,怎麼可能買到一個媽媽呢?這趟荒唐的旅途,註定充滿了嘲笑,失敗。
街邊的混混告訴她:我們沒有出生證明,就等於不存在,就該被當成垃圾丟在街頭,你還要花錢買個媽,是不是沒腦子?
人販子跟她說:我知道你要找的媽媽在哪兒,你跟我走,我帶你去找她。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布蘭卡,終於明白,錢並不是萬能的,至少真情是買不到的,而真正愛自己的媽媽,也是買不到的。
幸好,布蘭卡遇到了盲人老頭皮特,他會在布蘭卡偷錢的時候,溫柔地告訴她:你可以把錢拿走,把早飯錢留給我就行了。
會不計成本的陪著布蘭卡,踏上這沒有結果的旅程;
即使眼睛看不見,也能輕易發覺布蘭卡的難過,教她唱歌,以及做人的道理;
所謂親人,從來就不是特指血緣關係的人,也不是用昂貴价錢買來的人...
他(她)是在你困難時幫助你的人,在你犯錯時不計代價原諒你的人,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人,就像陽光、空氣不用花費一分錢,又十分珍貴。
電影中那些邊緣小人物的行為,也同樣閃閃發光。
比如,小男孩塞巴斯蒂安,即使自己也是被拋棄的孤兒,在布蘭卡落難時,也會毫不猶豫地收留她。
他從不打擊布蘭卡「買媽」的夢想,只要布蘭卡待他好,他就會上百倍的奉還,把她當成姐姐,和她談心事,翻筋斗逗她開心。
電影中有這樣令人動容的一幕,小男孩的壞哥哥,把布蘭卡關進了雞籠里,準備把她賣給妓院。
小男孩抓著哥哥的手,跪在地上,一遍一遍地說:我對遊戲和手機都沒有興趣了,求求你了,要賣就賣我吧,我會繼續為你偷錢,放他們走吧...
即使一次一次,被哥哥摔在地上,他也會不假思索地爬去求情。小小的他明白,感情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親人是絕不能賣的...
「皮特,你知道各種顏色是什麼樣子嗎?」
「知道」
「那橙色呢」
「橙色是熱心腸的顏色,是日落的顏色。」
「我就穿著橙色」
在影片最後,從孤兒院逃出來的布蘭卡,
遠遠地看著皮特,哭了,又笑了。
路邊有一棟小屋,
紙板和垃圾砌成的小屋,
當月亮哭泣 天空下雨,
小屋慢慢被沖走。
但若我們勇敢,屋子會漂浮起來。
就像彩虹海中一艘船,魚兒會加入我們的旅程,濺起的每朵水花都是待實現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