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百尺,氣勢雄渾,堪稱塞外摩崖石刻一絕,河北龍門崖摩崖石刻

2020-01-13     視覺秀旅遊

 龍門崖摩崖石刻,位於河北省張家口赤城縣雲州鄉雲州水庫畔。水庫壩址處在《水經注》中稱獨固門,唐代稱龍門崖,清代稱龍門峽,俗稱捨身崖,崖高145米,坐東朝西,為完整花崗岩體,與對岸山峰並稱二虎山,雙峰對峙,壁立如門。白河及古驛道從此經過,是出塞必經要道。


這裡雙峰對峙,壁立千仞,遠而望之,若天門微啟。崖下幽深的澗底塞外諸水匯合於此,水流湍急,有絕塞天險之稱。東崖壁石刻面積2000平方米。崖東半壁所鑿的觀音閣旁橫刻著"捨身大士"四個字,字下浮雕捨身大士像,高2.5米,為一女子端坐在蓮花盆內,面目文靜,光彩照人。此女就是"土木之變"的殉節者。

崖壁上刻滿詩賦佳作,現有"三路咽喉","雄峙畿輔","龍門崖聯句"等元明石刻20餘品。其中明代御史孫愈賢題刻的"朔方屏障"每字見方3米,間距4米,絕地百尺,氣勢雄渾,堪稱塞外摩崖石刻之一絕。


捨身崖西南5000米的金閣山下有靈真觀,為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邱處機四傳弟子祁志誠行道處,時名雲溪觀。祁志誠苦修10載,譽蓋朝野,後被尊為全真教大宗師,觀內現存祁真人道行碑。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RjYnG8B8wMrh2Li-v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