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召開的第八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不斷提高信訪工作專業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
這標誌著全國信訪工作應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於推動信訪工作和信訪制度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近日,北京市信訪辦副主任張宗林在一次信訪業務工作的研討會上提出,鑑別、分類、處理是信訪業務工作的三大基本功。
張宗林說,做任何工作都有基本功。比如政府,有政府工作的基本功。政府工作的三大基本功,首先是環境衛生,其次是道路交通,第三是治安穩定。
這三項工作是檢驗政府能力最基本的標準,也就是說政府工作首先要做好這些基礎性工作。
所謂基本功,是一種能力,一種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性能力,就是一個從業者必須要懂得的,必須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好做精的能力。
多少年來,我們並沒有把信訪工作看作是一種專業,因此這種專業的基本功也就無從談起。經過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張宗林認為,信訪工作的基本功,主要是鑑別、分類和處理三個方面。
鑑別
當信訪人開始上訪時,信訪幹部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他的訴求屬於哪個領域的矛盾。當前社會矛盾包括很多方面,信訪矛盾只是社會矛盾中的一部分。
比如,鄰里之間的矛盾,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矛盾,企業與老百姓之間的矛盾,老百姓與政府之間的矛盾(信訪矛盾)等,這些矛盾往往都裝進了信訪這個框。因此,這需要我們予以清晰的鑑別和界定。
另外,信訪人的訴求,是屬於涉法涉訴類的信訪,還是屬於行政類的信訪,或是批評、建議和投訴等等,這也需要信訪幹部予以清晰的鑑別。因此,對信訪人訴求的鑑別,決定著矛盾化解的路徑。相當於醫生給患者看病,首先要做出準確的診斷。
分類
信訪幹部解決信訪人的訴求,首先必須要清楚你所要處理的信訪訴求是屬於哪一類的矛盾。當前,信訪機構所處理的信訪矛盾,絕大多數都是需要政府給予解決的利益訴求,你所要解決的這個矛盾,應該是政府哪個職能部門的職責,應該由哪個政府部門予以解決,信訪幹部要有清晰的判斷。
對信訪訴求準確的分類,決定著這一矛盾化解的主責單位是誰,由誰來處理。相當於醫生給患者看病,需要採取西醫治療還是中醫治療,內科治療還是外科治療,或是專科治療等。
處理
處理是信訪幹部在接受信訪人的訴求之後,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信訪幹部根據信訪人的訴求,在經過鑑別和分類判斷之後,應該做出相應的處理,比如受理或是不受理;轉辦或是交辦;立案或是不立案等。相當於醫生給患者看病所選擇的具體方案,如是吃藥還是打針,或是輸液等。
信訪是一門學問,信訪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努力強化基本功的鍛鍊,是做好信訪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信訪工作的基礎性工作,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來源: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