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姓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2019-12-12     閩北日報

政和縣市場監管局開展保健食品市場專項整治。(何殷捷 攝)

邵武市積極開展「可食用農產品」一品一碼工作,圖為監管工作人員指導水果批發經營戶使用一品一碼追溯系統。

松溪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檢查指導餐飲市場。 (葉麗枝 攝)

執法人員進入超市進行專項檢查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南平市食安委下發《通知》成立聯合行動小組和六個項目工作小組,牽頭部署在全市範圍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著力解決群眾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9月以來,南平市掀起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熱潮。

南平市市場監管局昨日提供的數據顯示,聯合行動共查獲涉及無證經營、生產經營「山寨食品」、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案件30起,罰款40.68萬元,其中移送當地公安機關處理3件。公安機關共破獲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減肥藥)9起,報省廳掛牌督辦食品案件2起,發起全國集群戰役1起。

預防為主 抓好生產源頭管控

要讓百姓的餐桌更健康,從食品生產源頭到終端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加強生產源頭管控,是為食品上的第一道「安全鎖」。

南平市農業農村部門將全市1997家(含畜牧)企業(合作社)列入主體備案登記,加強對重點的生產企業(合作社)生產記錄管理。今年還對登記備案的企業(合作社)進行篩選,實施動態管理,識別企業(合作社)是否有基地、有生產。

南平市市場監管局利用我市打造「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大好契機,將入選農產品品牌產品納入「一品一碼」信息全程追溯體系,目前南平市「一品一碼」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已構建完成,涵蓋全市農貿市場及其場內經營者,並實現與省局平台的互聯互通。

為把好食用農產品准入關,市本級4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已建立農殘快速檢測室,全市50個農貿市場和54個超市日均開展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約20個品項的快速檢測並及時在醒目位置公示。南平市市場監管局採購1萬多盒農殘快速檢測卡,免費發放給南平市中心城區的農貿市場;建甌市市場監管局組建食用農產品流動抽檢隊伍,不定期對入市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開展快速檢測。邵武市市場監管局要求農貿市場、超市對其經營的農產品進行全批次農殘快速檢測,並出具快速檢測單,在列印銷售單據時統一公示。今年以來,全市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抽檢達9625件,實驗室檢測2010件。

規範經營 加強督查落實責任

要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須強化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引導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監督銷售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簽訂質量安全協議制度。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從事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的企業有2901家。全市保健食品監管部門綜合評定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風險等級,確定實施監督檢查頻次,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檔案,確保轄區內保健食品經營企業日常監管全覆蓋。

今年秋季開學前,我市部署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對學校食堂的就餐場所、後廚環境衛生、「三防」設施、餐飲具清洗消毒設施、添加劑管理制度、「一品一碼」追溯體系落實情況等進行了檢查,通過檢查,大部分學校食堂狀況良好。

依據省級「明廚亮灶」示範單位評定標準,南平市市場監管局對縣(市、區)申報創建的28家示範單位進行初審。經核查,確認了11家基本符合創建要求的餐飲單位為創建省級示範單位,其中學校食堂7家、大型餐館4家。

建陽區探索推行「事前有申報、過程有監管、事後可追溯」的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機制,目前已指導建立26個農村集體聚餐點,13個鄉鎮、街道均已完成第三輪農村廚工培訓,共組織培訓90場,農村集體聚餐備案登記5672場次,就餐人數約79萬餘人,現場監管指導達6133場次以上。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場監管局肯定推廣,南平市將分批次實施農村集體聚餐點建設計劃,爭取在每個鄉鎮建立一至二個農村集體聚餐點。

武夷山市度假區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消費者通過街區內設的觸摸屏,或者用手機掃描「武夷山市場監管」公眾號的二維碼,便可查看示範街商戶的信息。通過「明廚亮灶」專項展示,他們還可以直接觀看後廚實時的人員操作規範和環境衛生狀況,買得安心,吃得放心。度假區推行「南平市一品一碼APP+配套藍牙印表機」的銷售模式。消費者通過掃描市場監管部門為食品銷售經營戶製作的專屬店鋪二維碼桌牌下單,商品相關追溯信息便可通過藍牙印表機實時列印,並粘貼於商品外包裝上。

在茶葉生產重縣松溪縣,縣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茶業總站等部門開展茶山施用農藥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行動,巡查茶平鄉和渭田鎮茶山面積共4萬畝。行動中,他們還通過無人機尋找確定噴施農藥的現場,而後前往執法檢查。如今,茶農茶園施肥用藥情況明顯好轉,各主要茶產區均未發現使用禁限用農藥和強水溶性農藥的情況。

重拳整治 「零容忍」違法犯罪

聚焦人民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圍繞未取得許可生產經營、生產經營山寨食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由南平市食安辦、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牽頭,會同市教育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

案件查辦組共查獲涉及無證經營、生產經營「山寨食品」、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案件30起,罰款40.68萬元。公安機關共破獲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減肥藥)9起,報省廳掛牌督辦食品案件2起,發起全國集群戰役1起。依法開展清查經營早餐店60餘家,檢查藥店等銷售保健品、藥品經銷點150餘家。

保健食品整治組完成保健食品經營企業排查2758戶,檢查保健食品經營單位2996家次,妥善處理保健食品投訴舉報18件,立案5件,配合南平市公安部門立案查處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7起,打掉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黑窩點」2個,配合公安部門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

校園食品安全整治組共檢查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經營戶2047戶次,抽檢食品101件,約談學校食品安全負責人和食品經營單位負責人472人次,責令改正328戶,警告56戶,立案查處2起。

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組檢查食用農產品銷售者數量8619家次,檢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601家次,查處違法案件32件,其中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案件數量20件,污染物殘留超標案件數量3件,移送司法機關3件,涉案貨值1.25萬元,處罰48.8萬元,受理和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67件。

聯合行動期間,全市共接到「12315」食品相關舉報投訴474起,已辦結439起。

(陳 謙 左舜宇 吳米蘭 文/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3Qt-G4BMH2_cNUgIs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