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歷史上的撤併和改名

2019-05-25     丹楓飛雲

邯鄲歷史上的撤併和改名

邯鄲,古名甘丹,戰國時期,為趙都,秦設為邯鄲郡,東漢建安十八年之前,邯鄲主要以郡國建制存在,之後以縣的建制存在。很多人都說邯鄲三千年沒有改過名,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不準確的表述,參考邯鄲縣誌、邯鄲市志、漢書、後漢書等一些史料,在歷史上,邯鄲的建制和名稱和別的地方一樣,其實也經歷過多次撤併改名的變化,主要如下:

1,初名甘丹,後演變為邯鄲

「邯鄲」一名來源於「甘丹」最晚在春秋末期已有「甘丹」地名之稱,約在戰國時期,甘丹演變為了邯鄲。

2,戰國時期,設為趙國國都

3,秦設為邯鄲郡,為郡治。

4,漢初廢郡設縣,屬趙國(治所襄國)。

秦始皇元年(前221年)設邯鄲郡。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張耳封趙王,建都襄國(今邢台),廢邯鄲郡置為邯鄲縣,屬趙國,此為邯鄲置縣之始。

5,漢高祖九年,劉如意封趙王,邯鄲縣升為趙國治所

漢高祖九年,廢趙王張敖為宣平侯,貶離襄國。同年,徙代王劉如意為趙王,遷趙國治所至邯鄲縣,邯鄲縣由此升格為趙國(郡國)治所。

6,呂后七年(前181年)廢趙國。

7,漢文帝元年(前179年)復置趙國。

,8,漢景帝三年(前154年)趙王參與七國之亂,漢景帝廢趙國。

9,漢景帝四年再設趙國

10,新莽元年(公元9年),王莽廢趙國,改邯鄲為桓亭。

11,東漢建武5年(29年),劉秀裁併郡國,設為趙國。

12,東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廢趙國,邯鄲縣改屬魏郡,不久改屬廣平郡。

13,東魏天平初廢邯鄲縣,併入臨漳縣

14,開皇六年(586年)改易陽縣為邯鄲縣

15,開皇十年(590年)改邯鄲縣為臨洺縣。臨洺縣即現在的永年縣。

16,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為陟鄉

17,大業初,改陟鄉為邯鄲縣。

18, 1939年,邯鄲永年肥鄉合併成立為邯永肥縣,年底,劃出肥西區,復稱邯鄲縣

19,1945年10月,設邯鄲市

20, 1949年,改設為邯鄲鎮,與邯鄲縣同屬同年成立的邯鄲專區

21, 1952年,復設邯鄲鎮為邯鄲市,

22, 1954年,邯鄲市升為省轄市

23, 1956年,地級峰峰市併入地級邯鄲市。

22,1958年,撤邯鄲縣入永年縣。

23,1961年,析永年縣復設邯鄲縣。

24, 1983年,邯鄲縣劃歸邯鄲市

25, 1986年,武安縣劃歸邯鄲市,

26, 1993年,地市合併,邯鄲市轄4區1市14縣。

參考資料:邯鄲縣誌、邯鄲市志、漢書、後漢書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t5LPWwB8g2yegNDhW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