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欣,你可趕緊閉嘴吧!!」

2021-04-17     練瑜伽

原標題:「蔣欣,你可趕緊閉嘴吧!!」

公號: 伊心 ( ID: yixintongxue)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追《小捨得》這部劇呀?

我這幾天閒著的時候都在追這部劇,感覺很好看哎!

作為「小系列」的第三部,我覺得它比《小別離》好看,和《小歡喜》不相上下吧。

這部劇講的是「小升初」的話題。說實話雖然知道現在流行「雞娃」,而且很多人已經雞娃雞到非常誇張的程度了,但這部劇還是呈現了小學教育非常殘酷的一面。

豆瓣上很多網友評論說,生活已經夠辛苦了,不想再看這麼辛苦的電視。

已經有了孩子的朋友也說,不想被這部劇變得更加焦慮。

看完之後,對我而言,焦慮是一方面,「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是一方面。

我理解那些雞血媽媽的心態,因為她們自己,也是從雞血的少女時代走過來,才擁有了眼下的一切。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是「小鎮做題家」。

十幾年寒窗苦讀,才從小村莊、小鄉鎮、小縣城……走向喜歡的大學,走向浩大的城市,甚至走向一整個遼闊的世界。

我們因此而無比感激教育,也無比感激曾經奮不顧身、拼盡全力的自己,甚至午夜夢回時想起青春里的遺憾,還要悔恨自己沒有更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

所以即便我還沒有孩子,但能全然理解她們的心情。

她們每一個「如果我當年能再努力一點」的回望,都會反射到教育孩子的路上。

這些雞血媽媽從自己的成長之路上總結出了教育殘酷的「不可逆轉性」,因此總是覺得:如果我不對孩子嚴加管理、如果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鋪平道路,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怨恨我、一定會被遺憾和悔恨淹沒。

只是,大家在施加給孩子重壓的時候,忘記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個性與天賦,更忘記了孩子內心深處的自我驅動力更加重要、無法被逼迫。

如果這部劇最後能讓大家意識到這一點、銘記這一點,也算達成一部劇的意義了。

在這部劇里,蔣欣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雞血媽媽的角色。

但是她的雞血倒不全然是因為我前面說的那種對教育的篤信和堅定,而是因為脆弱又倔強的自尊心,所以她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

蔣欣可太會演了,這個叫田雨嵐的媽媽,簡直就是樊勝美生了孩子之後活生生的樣子。

因為母親總被說成「小三」,即使再婚之後,用她自己的話說,也是娘倆「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日子,所以她在娘家也沒什麼話語權;

公婆家產業很大,也看不上她「名聲不好」的母親,所以她在婆家也沒什麼話語權。

因為這樣,她驕傲的自尊心驅使著她將兒子子悠的學習當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她所謂的「全面管理」實在是太讓人窒息了。

比如子悠吃個西瓜,她都要嘮叨半天,說吃西瓜多了會變胖,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比如當著一家人的面隨時抽查(顯擺)子悠的單詞量:

比如讓子悠在家宴上表演背誦圓周率:

不僅如此,她對子悠的臉色都是隨著子悠的考試成績而變化的,看到子悠在「瞎玩」,她就胡亂發脾氣;聽說子悠考的好,她立馬就親親抱抱:

難怪兒子後來控訴她,說她愛的不是自己,而是考滿分的自己。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是關於子悠的興趣愛好。

子悠特別喜歡昆蟲,夢想是成為一名生物學家,田雨嵐就是不讓他玩,不僅不讓他玩,還罵他「你那些噁心兮兮的東西」……

雖然彈幕里都在吐槽田雨嵐,大喊著讓田雨嵐閉嘴,但我覺得田雨嵐嘴快話多只能算是一種性格,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這樣的「槓精」,可她作為媽媽,說子悠的昆蟲是「噁心兮兮」的東西時,我真的好氣。

難道成為一名生物學家,不是很值得父母驕傲的事情嗎?

就算成不了生物學家,從小有這樣一個持久熱情的愛好,也是生而為人的厚禮啊。

畢竟長到30歲之後,當我發現我們絕大部分成年人都變成了人群中面目模糊的普通人時,多買了一套房子、多持有一些存款並不能夠帶來持久的幸福感,可那些持續擁有愛好的人,才真正擁有了快樂的療愈的源泉。

真希望田雨嵐改一改!讓孩子玩會兒昆蟲吧!!!

我不反對給孩子好的教育,但還是希望所有的孩子,能擁有一個充實又快樂的童年。

畢竟,好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呀。

- End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伊心],作者伊心,你值得擁有的暖心少女,新書《留住所有時間變美好》正在熱賣中,微信公眾號:「伊心」(yixintongxue),知乎@伊心同學,微博@伊心同學,豆瓣@伊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f0N33gB9wjdwRpv6h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