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敏
從武漢回到浙江,已近10天了,但是何洋和葉夢月仍然時不時地想起在武漢的每一天,「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在武漢的那段日子」。
1月27日,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31人馳援武漢,進駐武漢市肺科醫院。31人中6名護士來自寧波,他們分別是北侖區人民醫院主管護師焦萍、鄞州區第二醫院主管護師唐洪林、奉化區中醫醫院醫共體急診科副護士長何洋、餘姚市人民醫院主管護師魏鮮、慈溪市人民醫院副主任護師孫益青、杭州灣醫院主管護師葉夢月。自1月27日到3月22日,他們見證了一座城市的生死考驗。
我們又一次戰勝了死神
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武漢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3家定點醫院之一,重症監護室收治的均為危重症患者,基本為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大量患者正進行ECMO、CRRT治療。
這裡雖然沒有硝煙,但比有硝煙的戰場更為兇險。2月29日,魏鮮就經歷了先後搶救5名患者的緊張時刻。先是7床,心率只有二三十次,血氣結果顯示髙鉀血症,立刻換葡萄糖酸鈣,葡萄糖+胰島素,碳酸氫鈉應用,一小時複測血鉀正常值。這邊剛剛結束,19床心率也慢了下來,大家齊心協力搶救後,該患者心率才慢慢恢復過來。正當魏鮮想著終於可以歇口氣時,忽然15床氧飽和度極速下降……
讓魏鮮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天下午,她接班不久,她主管的18床心率忽然從110掉到了50多,瞬間又掉到26。情況危急。她來不及多想,馬上彙報醫生,遵醫囑給腎上腺素,配合阿托品注射,同時實施胸外按壓,一系列搶救措施同步進行,隔壁病房的護士很快過來加入緊急搶救。一下,兩下……魏鮮集中注意力為患者做胸外按壓,一邊,幾名醫生指導做血氣分析、用上升血壓藥、氣道管理,終於,患者慢慢恢復了心率。
那天,魏鮮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又一次戰勝了死神。加油!」
武漢的醫護人員讓我們好感動
儘管遠離戰場好多天了,但焦萍時常記起那一幕。那是她主管的一位老人,已經昏迷好幾天了,而同是護士的女兒卻忙於抗擊疫情,無法來看望父親。那天,老人的情況急轉直下,焦萍跪在床沿為老人實施按壓搶救,同時讓同事通知老人的女兒。「一定要堅持住,您女兒在趕來的路上。」可是,令焦萍難受的是,醫護人員雖然拼盡了全力,老人最終還是沒有挺過來。當他們將遺體確認單遞給遲到的女兒時,老人的女兒突然失聲痛哭,焦萍一把抱住了同行,任眼淚肆意流淌。
「都是醫護人員,她也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眼睜睜看著父親用盡全身的力氣掙扎咽下最後一口氣,那種愛莫能助的無奈與悲傷,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焦萍說,武漢的醫護人員真的讓我們好感動。
「武漢的醫護人員讓人敬重,我為有這樣的同行而自豪。」說起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唐洪林同樣心懷崇敬。病房裡曾有一名姓袁的醫生患者,袁醫生是另一家醫院的ICU主任,在一次為新冠肺炎患者插管時不幸感染,一度生命垂危。可是,袁醫生一心挂念著醫院的患者,所幸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袁醫生治癒出院,隔離一結束,袁醫生又投入到治病救人中。
寒冬夜,警官跨越長江為我送藥
「寒冷的冬夜,跨越長江兩岸的愛心接力瞬間溫暖我心,謝謝敬愛的警察。」2月17日,孫益青在微信朋友圈感恩於武漢警察的愛心送藥。
事情發生在2月16日晚上。已在重症監護病房戰鬥了20多天的孫益青,因長時間戴醫用防護口罩、使用消毒液,臉部、手部皮膚出現一定程度的皸裂及潰爛,並繼發了少許感染,急需莫匹羅星軟膏。寧波援鄂醫療隊隊員陸永勇得知這一消息,就想著給孫益青送藥。可是,兩人一個在礄口區,一個在武昌區,隔了一條長江,而且當時長江大橋已封橋,連外賣也送不了。這可怎麼辦?
熱心的武漢同事建議「找警察幫忙」。可是,送藥這種麻煩又細碎的小事,警察會幫忙嗎?陸永勇還是試著撥通了武漢當地110。令陸永勇驚訝的是,十幾分鐘後,就有警官來到了寧波援鄂醫療隊駐地,問明情況後二話不說,立即擔起了快遞小哥的角色。晚上7點20分,幾支莫匹羅星軟膏被送到了孫益青的手上。
「太感動了!」孫益青捧著幾支珍貴的藥膏,當時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