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告別的?
年輕的時候,告別都是大張旗鼓的,恨不得讓所有的人知道。因為我們相信,我們還會再見。
而成年人的告別都是默默無聲的,悄無聲息的疏離,離開了就再也沒見到過。
01
有句話這麼說,成年人最體面的告別方式是:
我的最後一條信息你沒有回覆,我也默契的沒有再發,然後,從此江湖不再見。
深以為然,隨著年歲漸長,我逐漸明白,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即便親情,也沒有哪種關係能陪伴自己一生。
我們一生都在一邊開始一段關係,然後一邊結束一段關係。
只不過結束這段關係的方式越來越成熟,雙方間越來越有默契。
小的時候,我們鬧彆扭或是遠離一個人時,會大張旗鼓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不和你玩了!」
而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
就像是內心早已千軍萬馬,但表面上還是不動聲色地跟你談論著今天的穿搭。
不喧囂,不張揚,好像看透了一切的雲淡風輕。
即使對方傷透了自己的心,也不會再急著找他理論,也不會再撕心裂肺地哭喊質問原因。
不過是不再與他交心,收回以前對他的關係和照顧,慢慢地慢慢地從心裡疏遠他。
直至某一天,你們恰如陌生人。
路上遇見了便打聲招呼,兩人嘴裡說著有空再約,心裡想著卻是再也不見,非常有默契。
我想,這或許是成年人最成熟的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
人生來來往往,有些人註定屬於遠方。
02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互道晚安的人,已經好久沒再說話;曾經以為還有很長的路可以攜手,其實從某天道別後,就真的再也不見。
書上說,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走散了的。
如今的你知道年少時要好的朋友如今在哪裡,過得如何嗎?
想來,應該有一兩年沒見面了吧,或許是五六年,甚至是十幾年了。
你們曾經發誓要做對方的伴娘。
一個生女兒,一個生兒子,便定個娃娃親,若是女兒便做對姐妹,若是兒子便是兄弟。
你們還說,要住對方隔壁,小長假時兩家人一起去旅行。
若沒結婚也不要緊,兩個人湊合著過。
你們好得像家人。
然而,某一天你和另外的朋友聊天,你才發現,原來她早已結婚,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卻不是她的伴娘。
你有些感慨,卻也沒有遺憾,畢竟你們有五六年沒有見面了。
從前那麼要好的人隨著彼此的學業、工作越來越繁忙,接觸的人和事情不同也漸漸地完全沒有交集。
我們在歲月里,已經淡化了彼此的心中的位置。一個不再問,一個不再找,就這麼漸行漸遠。
我想,關於友誼,別太貪心,看輕看淡。
珍惜曾經的美好便好。
03
每一段感情,總是吵吵鬧鬧,分分合合,卻也和和美美。
而在感情中最怕的,就是一個不曾挽留,於是另一個也不再回頭。
情侶吵架時,那個大張旗鼓說離開的人幾乎不會走,而總是說要離開的人哪天沒說了,才是最害怕的。
真正的離開是沒有告別的。
真正想要離開的人,挑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裹上自己最常穿的那件風衣,輕輕地關上門,就再也沒有回來。
所有大張旗鼓的離開都是試探,真正的告別總是悄無聲息。
然而,那個被留下的人還以為只是平常小吵鬧罷了,直至找不到,再也找不回那顆心了。
細想一下,那句話說得極對。
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
女孩分手總是鬧得轟轟烈烈,恨不得別人都知道。
而男孩子想要分手,卻是很殘酷。
他會冷暴力,他會不回消息,不接電話,然後告訴你忙。
你日復一日的等待,你累了,你發現有他沒他生活還是過得下去的。
「分手吧。」
「好。」
雖說殘酷,卻也保存了顏面。
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不哭不鬧不打擾,也不期望能得到解釋,就這麼相忘於江湖吧。
04
人生是一輛行駛的火車,你是列車長。
有的人在這一站下車,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車,能搭載一程,已是莫大的緣分。
而人這一輩子,說白了,無非是一半回憶,一半繼續。
終究,你作為列車長是要往前行駛的,在這輛火車上,你要搭載越來越多的人,一路向前不回頭。
所以,人要學會往前看。
告別那些曾經熟悉的人,放下累及自己的事物,追隨自己的內心,一路向前往事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