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提起「性教育」,很多家長都表示很尷尬,不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其實「談性色變」是社會長期存在的一個狀態,這樣並不好,因為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十分有必要,但要採取正確的措施向他們普及這方面的知識,避免孩子長大之後受到傷害。
一次小梅在家洗澡,4歲女兒突然闖進來,然後好奇地問:「媽媽,你下面怎麼長頭髮了?」聽了女兒的話,小梅很尷尬,趕緊把她趕了出去。事後,她覺得不應該這麼敷衍,於是洗完澡來到女兒房間,告訴她:「寶貝,你剛剛怎麼不敲門就闖進來呢?這是不禮貌的行為,下次一定要注意。等你長大了下面也會長出『頭髮』,它就像汗毛一樣,會保護我們的皮膚,以後你也要定期給它做好清理,這樣它才會更好地保護你。」聽了媽媽的話,女兒微笑地點點頭。
媽媽教科書般的回答值得家長學習。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家長們不要對孩子避而不談,不妨參考這位媽媽的回答,讓孩子提前對「性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一般而言,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有了淺層的性意識,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認識得更多,也會對「性」產生強烈的好奇感,這時候如果想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性教育,一定要注意這些事情。
1、 向孩子講述相關的生理知識
孩子有了性心理之後,家長就要注意給他們講述男女相關的生理知識,包括身體的構造、發育過程等等,這樣即便孩子當時可能不太清楚,但是等他們身體發生變化後,就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不至於被嚇到。
2、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心理
很多孩子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心理上會出現一系列的改變,如,由於性衝動而產生負罪感和緊張感,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這樣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放縱自己,要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兩性間的關係。教他們怎樣和異性朋友相處等等,從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心理。
3、 時刻叮囑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家長應該從孩子稍微懂事時就告訴他們,不要讓陌生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一旦出現類似的事情,應該在第一時間大膽勇敢地告訴家長和老師,不要選擇沉默和逃避。另外,儘量要和異性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過度親密,否則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阻礙成長和發育。
性教育的重要程度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這不僅僅關乎孩子的安全,也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家長一定要用合適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讓他們從小就對「性」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防止孩子誤入歧途。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