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之前,我們講了疫情期間該如何避免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今天要跟您繼續聊幾類「特殊的」糖尿病併發症症狀,其特點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進展慢、致命快、會偽裝!那麼,有哪些「會偽裝」的症狀是需要我們及時識別的?又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一招致命」的危機呢?
警惕會「偽裝」的高糖信號
1,糖尿病心臟併發症
病例:一位70多歲,「糖齡」多年的老大爺,在疫情期間本來血糖控制得比較平穩,家人就放鬆了關注,以為大爺出現的輕度憋氣、爬樓爬不動、自理能力也變弱等現象是正常的,但沒想到一次心電圖發現了心律不齊和心肌缺血,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冠脈血管出現了嚴重的堵塞,如果再不干預非常可能大面積心梗!
為什麼心臟併發症的進展已經如此嚴重了,表現上卻如此輕微呢?
正常人的心臟供血好,神經反射強,對症狀感知比較敏感。但糖尿病人群的心臟由於缺氧缺血,神經功能減退,心臟功能就會變得很弱,常常感知不到明顯的心絞痛,反而表現為乏力、運動能力的下降等不典型症狀。
所以部分糖尿病患者,並不是發生心梗症狀輕,而是感知不到,只有通過心電圖才能發現。
2,糖尿病腎臟併發症
病例:專家的一位患者,在1月份就已經出現沒勁、乏力、食慾差等症狀,但因為疫情一直未去醫院看病。最近她發現自己腿腫得厲害,一按一個坑,一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尿蛋白已經很高了。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腎臟病的典型表現有泡沫尿、水腫等,但乏力、食慾差,怎麼也提示糖尿病腎病的加重呢?
糖尿病患者的高糖危害,不僅體現在心臟方面,腎臟方面的感知也會下降。糖尿病腎病早期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症狀,一旦忽視,病情越來越重 ,等到出現蛋白尿後,我們才會引起重視。
容易被忽視的腎臟併發症加重信號
3,糖尿病導致的感染
除了心臟和腎臟的問題,糖尿病患者還容易出現各種感染,比如泌尿系統感染和皮膚感染。
泌尿感染:因為細菌也喜歡糖,尿里的糖分增加後,泌尿系統就容易發生感染。
潰瘍、癤子頻發:
血糖控制不佳時,只要身體出現一點點破損,就會被放大。原來一個小潰瘍,幾天就能痊癒,現在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潰瘍越長越大。包括糖尿病患者頭皮上、前胸後背的位置容易長癤腫,這都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好,而導致的感染加重。
糖尿病患者就診指南
疫情期間,很多糖尿病人家裡存的藥吃完了,又不太敢去人群密集的醫院就診,該怎麼辦呢?專家告訴我們,如果您屬於醫學上界定的輕症範疇,是可以選擇網絡諮詢醫生和居家自我管理的。
可選擇網際網路醫院諮詢或者居家運動飲食控制的糖友類型:
專家還給我們了一份,糖尿病治療藥物調節的建議,如下圖片所示:
專家提醒:每個人的血糖情況不同,請對照您自己的藥物種類。
網際網路諮詢糖尿病醫生
我們需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