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房價進入平穩期,現在還應不應該買房?

2019-07-04     大信陽樓市

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半,上半年住宅成交1.02萬套,約121萬方,整體均價(含民港)6320元/㎡,從成交總量看,羊山新區以46.5%占據絕對優勢,均價6646元/㎡,基本可以代表信陽市本級房產均價水平。

數據來源:信陽地產 · 八叔

這個房價數字跟去年相比,幾乎沒有什麼明顯變化。信陽房價,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

那麼現在,非剛需還應不應該買房呢?

這位朋友的問題,其實非常具有普遍性,手裡有了閒錢不知道應該怎麼理財,典型的非剛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余錢應該怎麼打理」這個話題。

壹 ︳存銀行

存銀行就這些收益,雖然少,但是安全。

數據顯示,國內大部分人有了多餘的資金後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還是以存銀行、收利息為主。

貳 ︳買理財產品

網上流傳一句話:土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

就別去玩什麼信託,基金,P2P了。一定要牢記一句話你看到別人的利息,別人盯著你的本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警示投資者,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強烈不建議大家去買理財產品的,現在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的,也不會承諾保本金,這裡面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叄 ︳炒股

這應該是最不靠譜的建議了。之前一篇名為《我的4次賣房炒股經歷》的文章火了起來,作者是一位成都人,詳細記錄了自2001年至今的炒股經歷,跌宕起伏令人唏噓。

第一次賣房:2001年6月,房子65平方,賣價4萬元拿去炒股。結局:虧掉90%。

第二次賣房:2004年6月,房子73平方,賣價25萬元拿去炒股。結局:虧掉99%。

第三次賣房:2012年12月,房子41平方,賣價32萬元拿去炒股。結局:不虧不賺

第四次賣房:2017年8月1日,房子70平方,賣價50萬元拿去炒股。結局:未知

肆 ︳做生意創業

有一種創業,叫做賣房創業。有一種敗家,叫做賣房創業。有一種慈善,叫做賣房創業。

創業並不是屬於所有人,這其中付出的艱辛和淚水,非創業者無法體會。賣房創業成功者寥寥,雖然有一兩個賣房創業者成功的故事,但是故事永遠只能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創業,不僅僅需要資金,還需要專業的知識,敏銳的判斷,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需要提防各處的冷箭,創業場如同戰場,最終能留下來的,只能是少數人。

關於賣房創業最火的就是這個段子,一個北京人,1984年為了圓出國夢,賣了鼓樓大街一個四合院的房子,湊了30萬,背到義大利淘金。風餐雨宿,大雪送外賣,夜半學外語,在貧民區被搶7次被打3次,辛苦節儉,如今已兩鬢蒼蒼,30年了,終於攢下100萬歐元(人民幣768萬)打算回國養老享受榮華。

一回北京,發現當年賣掉的四合院現中介掛牌8000萬,剎那間崩潰了……

或許,人一生多半是瞎忙。有些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賣房創業有時候不是一件好事情。對於創業者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沒有核心的技術,沒有過硬的產品,那麼創業可以,但是賣房要慎重。

肆 ︳買房

這裡,又回到了原點,買房子。首先我們要明白房產是有兩種價值的:

1. 你買了一個城市的房產,就相當於買了這個城市的股票,當這座城市飛速發展,自然房價也要上漲。

2.就是租金,房子是可以出租的,租金是房產的另外一種價值體現。

任何一種形式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而從歷史來看,買房,無疑是風險最低的一種。

你有聽身邊的朋友或親戚吐槽過:「我買房子的舉動實在是太蠢了?」你應該沒有聽到過這樣的抱怨。

為什麼買房要趁早?跑開房價漲跌的因素,在買房的過程中,你被進行了「強制儲蓄」,這件事情,比房價波動本身要重要的多。

對於那位朋友,我的建議是,現在房價平穩,非剛需可以先觀摩一年,錢可以先存個定期。不過這一年也不要閒著,平時多做做功課,多研究研究各個樓盤,不一定非得是信陽,也可以是你工作所在地。

當然,剛需就不要猶豫了,跌了還有房子,但一旦市場漲了,帶來的就是購房降級。小幅度漲三房變兩房,大幅度漲恐怕不少人就要市區變郊區,甚至直接買不起。而時光不會倒流,漲了之後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從歷史來看,勸人買房,一直都是件積德行善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BNrYmwBUcHTFCnfm4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