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於公眾號:玉石第一課堂
一說起和田玉,大家第一印象就是白玉了。
顏色白凈,玉質溫潤細膩的白玉,不僅在古代受歡迎,現在依舊是很多人買和田玉首先就會想起的顏色。
但是縱觀市場現狀,同樣都是白玉的情況下,產地不一樣,市場價格卻是十分的懸殊,這又是為何呢 ?
01 看顏色
新疆料
新疆料,就色澤來看,其實它並不是特別的白,往往會略帶一絲青色。
像大家最喜歡提到的羊脂白玉,它的白也不是非常非常的雪白,而是如羊油一般的潤白,但只有白度、潤度、細膩度都很好,才能達到羊脂玉的標準。
俄料
俄料多呈白色、灰白色、奶白色,少量的以白色為基色,拋光會出現泛灰黃色,呈冷色調的白。
它的特點就是非常的白,總體上來說,白度要比新疆料的白度更好些,尤其是高白俄料,更是可以稱得上一眼奪目。
青海料
青海的白玉,白度尚則介於兩者之間;顏色有白、灰白、青白、蠟白色等等,較為豐富。
韓料
至於韓料,由於玉質閃黃,即使是白玉,它也透著一種肉眼可辨的黃綠色,即使白度再好的韓料,和俄料、籽料的白還是不同。
如果去一家專門批發韓料的店裡,幾千隻韓料手鐲堆在那裡,整體就有一種微微的黃綠色透出來,很明顯。
雖然說大家對於白玉的關心常常著重在顏色上,但是我們不能陷入「一白遮百丑」的誤區中,萬萬不能只重顏色忽略了玉質。
要知道,顏色與玉質是玉石好壞的評判標準,二者缺一不可;而看玉質,則少不了看它的潤度與結構。
02 看潤度
新疆料,尤其是籽料,玉質溫潤細膩,油潤度很好,看著很舒服。
與新疆和田白玉相比,俄料玉大多以山料為主,結構相對粗糙,所以大部分的俄料質感是不夠細糯的。
很多俄料白玉,可能白度、色澤度都夠了,卻「色白無神」,缺乏油潤細膩的感覺,有些乾澀,也就是不夠有精光內斂的感覺。
青海料,由於質感和凝重度不足,顯得有些輕飄,呈現出蠟狀光澤,而缺乏「凝脂」般的溫潤光澤;但總的來說,潤度還是不錯的。
03 看結構
新疆料
總得來說,新疆料和田玉的結構多為一種雲絮狀纖維交織(也有說是毛氈狀纖維交織),不規則排列,或短或長,或密或松。
通常來說,新疆白玉中的雲絮結構(毛氈)排列地越細密越整齊,品質就越好。
像籽料,就是典型的毛氈結構,呈現出了細密的絮狀分布,所以油潤度很出眾。
俄料
相對新疆料來說,俄料的密度要小一點,內部呈現出一種不規則的片狀、斑狀;這種片狀結構也比較明顯,有點像白雲或者棉絮。
俄羅斯白玉
中低端的俄料顆粒感會比較明顯,但少部分高端料細膩度還是不錯的。
青海料
而青海料的結構則呈現出一種不均勻的點狀分布,很像是一堆砂糖粒組合在一起,顆粒較細但不規則,顆粒間相互交織,比較緊密。
但相比與新疆料、籽料來說,還是稍遜一籌,由於水性重,常會有水線的存在;但是會有一種與其他料不同的水透細膩感。
韓料
韓料大多數玉質鬆散,質地較粗,顆粒感強,打磨時容易起隔性大,難出細活。
大多數韓料打光之後,可以看到它的結構就呈不規則的白點米粒狀,而且還是生米不太熟的那種,就像大家喝的米粥。
04 買玉 品質為上
白玉的產地與價格確實相關,但只能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作為剛接觸白玉,或者對玉石了解不深的人來說,從產地方面開始入門,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了解的多了才知道,產地與好壞之間並沒有絕對;產地只能說反映了品質的一個側面。新疆料不一定都是好料,而俄料也並不意味著都是差的,青海料里其實有很多貴的。
我們最關鍵的還是看品質,品質才真正的決定了價值。如果一塊玉,白度不錯,油潤性好,結構細膩,那麼不管它是什麼產地,它都是一塊好玉,價格低不到哪兒去;要是遇上大師雕,價格更是可能翻倍。再加上,現如今完全只依靠新疆產的和田玉已經是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所以像青海料與俄料,在品質不錯、合眼緣的情況下也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一些售賣的很完美的三五百元的白玉手鐲和一二百塊的「玉」牌子,雖然個個白度上佳、打光無結構,卻幾乎都是用各式料器、玻璃、石英岩仿製成的。十個買到假白玉的人裡面,可以說有八個都是被它騙到的。
玉麒說
在亂象頻出的白玉市場上,除了時刻保持不貪小便宜的心理之外,最放心、靠譜的買到和田白玉的方式,依舊是選擇能夠出具權威證書的靠譜的商家了。
切莫因為一味求白、求完美、求產地,而掉下造假者精心設計的陷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bHBInAB3uTiws8KSo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