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東:延續與變化

2020-04-19     中國社會科學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東地區面臨的疫情也相當嚴重。在嚴峻形勢下,中東國家一些既存的衝突仍在繼續,疫情帶來的新困難又不斷增加。疫情壓力之下,雖然產生了些許積極變化,但還相當脆弱。未來的中東,衝突難以短時間消弭,經濟發展模式調整勢在必行。

疫情肆虐中東

  從數量上講,阿拉伯國家是中東國家的主體,但中東三個非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的疫情更為嚴峻。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阿拉伯國家確診人數最多的是富裕且醫療資源相對好的阿聯和沙特,考慮到中東多個阿拉伯國家較為落後的經濟發展和醫療水平,整體來看中東的疫情發展不容樂觀,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儘管疫情形勢嚴峻,但是,不管是從國家經濟層面還是從個人生活角度來看,中東不少國家都難以承受較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很多中東人不出門工作就面臨現實的個人和家庭生計問題,而且一些國家的經濟本來就非常脆弱,政府也難以面對全國大範圍停工停產的壓力,這是有的國家在疫情仍然沒有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政府就號召復工的基本原因,大部分的阿拉伯國家也是如此,這很不利於疫情的防控。另外,中東宗教氛圍濃厚,宗教活動造成人群聚集也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複雜。而由敘利亞戰爭等導致的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以及早就存在的巴勒斯坦難民,也是中東面臨的一個抗疫難題,條件惡劣且擁擠的難民營很容易造成病毒傳播。

疫情之下的中東圖景

  中東是一個衝突多發區,國家內部、域內國家之間、域內外國家之間的各種衝突比比皆是。疫情在中東暴發以來,一些既有衝突仍在繼續。利比亞國內的兩派力量正在戴著口罩作戰,葉門和敘利亞的多年戰爭也還沒有結束;被美國軍事攻打之後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仍然沒有迎來和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月初對伊朗發出火藥味十足的威脅。中東衝突本身的破壞力已經足夠大,疫情的蔓延更加凸顯了衝突的破壞力,所以面對此景,多名聯合國中東特使在4月11日發表共同聲明,呼籲中東衝突各方停火,以對話解決分歧並共同抗擊疫情。

  除了衝突的繼續外,疫情之下中東還出現了一些新的困難。比如國際貿易幾乎停頓和世界石油價格的斷崖式下跌,導致富裕的阿拉伯產油國也出現新的經濟困難,在這些國家務工的人員很多是來自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外籍人士,也因此而失去了工作機會。對一些阿拉伯國家來說,勞務輸出是其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所以疫情給這些原本就發展困難的阿拉伯國家帶來了疊加困難。聯合國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4月初預計,疫情將導致阿拉伯地區新增830萬貧困人口。另外,切斷傳染源對於傳染病的防控至關重要,所以採取空間隔離也就是「封城」「封國」的防控措施非常必要,但是這在中東一些國家又可能造成民生和社會安定等問題。

  儘管困難重重,但疫情之下的中東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幾十年來一直互相仇視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面對疫情選擇了合作。以色列《國土報》稱這次巴以合作抗疫是雙方有史以來合作最密切的一次。在伊拉克政府和民眾的不斷呼籲以及疫情的壓力下,遲遲不願撤軍的美國駐伊拉克軍隊已經開始撤離。深陷戰亂多年的葉門也有積極的消息傳出,4月上旬葉門政府發表聲明說願意與胡塞武裝停火以應對疫情,此舉得到胡塞武裝領導人的歡迎;沙特主導的多國聯軍8日宣布從次日開始在葉門實行為期兩周的單方面停火,同日葉門胡塞武裝也提出了與多國聯軍全面停止戰爭的建議,交戰多年的雙方以此響應聯合國有關停火應對疫情的呼籲。

中東衝突的延續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

  長期以來中東一直是世界上最動盪不安的地區之一,根深蒂固的衝突加上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眼下中東正在遭遇嚴重升級的發展困難。對於衝突的捲入方而言,他們已經在衝突中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內的很多沉重代價,突然而至的疫情也難以阻止他們繼續對抗。所以疫情之下雖然葉門戰場、巴以關係、美軍撤離伊拉克等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是每一個這樣的變化都相當脆弱,無法令人希冀太多。特別是伊朗和美國這一對老冤家,即使兩國都在遭受嚴重的疫情,也沒能阻止它們喋喋不休的爭吵。伊朗要求美國取消針對自己的長期制裁,美國非但對此熟視無睹,反而在伊拉克問題上對伊朗發出嚴重警告。

  疫情雖然解決不了中東既存的衝突,但很可能會對中東國家今後的發展模式造成一些影響。長期以來中東大部分國家的工業體系不健全、嚴重依賴進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國際貿易不暢進一步放大了中東國家的這個弊端。再考慮到近期世界石油價格近乎斷崖式的下跌,哪怕是富裕的產油國也不得不更加注重國內工業體系的構建。可以預計,沙特旨在改變經濟和社會結構的「2030年願景」計劃將會加速,伊朗也會更加重視多年來一直倡導的「抵抗經濟」(以進口替代為核心)的發展,其他中東國家的既有經濟發展模式也會有所增速或調整。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東一直是我國友好交往的重要區域之一。疫情在中東暴發後,剛剛度過疫情高峰的中國立即對中東國家施以援手。中國醫療專家組遠赴伊朗、伊拉克,中國援助的抗疫物資也已經抵達中東多個國家。在世界共同遭受疫情、大多數國家無暇他顧的情況下,中國對中東抗疫的援助顯得彌足珍貴。疫情畢竟是暫時的,對於中東國家而言更重要的是諸多衝突的儘快解決,以及經濟發展的提升,這也是今後中國與中東國家合作的關鍵所在。

  (作者:范鴻達,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志遠卓越學者、中東研究所教授)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范鴻達
  •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UROlHEBfwtFQPkd9q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