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孕事
摘要:你所不知道的懷孕到流產,叫做生化妊娠。
前兩天刷媽媽群里的消息,有位媽媽說自己用驗孕棒測試,明明測出兩條槓,可到醫院檢查,沒有孕囊,也沒有懷孕。
她滿腦的疑問問醫生,為什麼會這樣,自己明明測出兩條槓了。
醫生告訴她:這確實是懷孕了,只是又自己流掉了,這種懷孕在醫學上叫生化妊娠。
孕事之前也和媽媽徵集過生化妊娠這個話題,有不少媽媽表示,自己曾經經歷過生化妊娠,寶寶悄悄的來了,但又悄悄的走了,留下當媽媽的獨自傷心。
其實在去年生下女兒的杜若溪,也曾經經歷過兩次生化妊娠。
再次刷到當初嚴屹寬寫給自己太太杜若溪的那封信時,眼眶還是會熱,心裡還是會跟著暖。
如今在觀眾眼裡,這高顏值的一家三口過得非常幸福美滿,夫妻恩愛,寶寶健康。
但說到杜若溪的整個懷孕過程,是真的不容易,因為臍帶較粗,胎盤好,寶寶到了6個月就開始超重,挺著巨肚的杜若溪真是一天好覺也睡不好。
到了孕晚期杜若溪腳還開始腫脹,還有黑色素沉澱,臉上、肚子上、胳膊、腋窩都變黑長斑,一到夜裡,胃裡就翻江倒海的燒心想吐,整晚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再加之寶寶對膀胱的壓迫,一晚上要上七八次廁所;身上老是發熱大汗淋漓,一天要濕透好幾身衣服.......
好在這些都熬過來了,寶寶終於順利出生,但因為寶寶超重,最終只能剖腹產,但對當媽的來說,孩子健康就好了,因為這個寶寶真的來之不易。
在這個寶寶來之前,杜若溪曾經有過兩次懷孕,只是可惜兩次都生化了,他們夫妻倆也經歷了兩次從喜悅墜入悲傷。
甚至是放棄成為父母的希望,想著就這樣吧,有彼此就好,然後四目相對眼裡擎滿淚水。
好在驚喜總在不經意中發生,健康寶寶就這麼來敲門了,因為太不容易,所以他們夫妻倆都推掉了所有工作,好好迎接這個寶寶的到來。
如今一家三口,如影隨形,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說到生化妊娠,真是一段讓人心疼的經歷,知道寶寶來了,可卻沒能留下他,真是媽媽們心裡的痛。
但幸運的是,很多媽媽在生化後不久都迎來了健康的寶寶,這也算是對媽媽們心裡的慰藉吧。
那到底什麼是生化妊娠呢?
正常的受孕流程是這樣的:精子和卵子結合,然後受精卵在增生的子宮內膜上著床發育。
生化妊娠就是雖然精子和卵子已經結合了,但由於某些原因,子宮不接受這個受精卵,它無處可去,沒有用武之地,就只好隨著月經排出體外。
生化妊娠一般發生在孕期5周之內,驗孕棒能測出弱陽性,但B超是看不到孕囊的。症狀就是月經期延後幾天,一些「爛肉」組織隨著經血排出。
生化妊娠可能占所有流產的50%到75%。一些曾經經歷過生化學妊娠的媽媽實際上可能從未發現自己懷孕了。
因為唯一真正的跡象或症狀是月經後期。當早期的妊娠檢測結果為陽性,但在一兩個星期後又恢復為陰性時,就可以確認為生化妊娠。
雖然化學懷孕不會對女性身體造成任何傷害,但它仍然會讓人感到悲傷。
有媽媽可能會問:生化妊娠是真的懷孕嗎?
生化妊娠確實是一種懷孕。
生化妊娠意味著胚胎已經植入而且分泌出β-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並且能夠在母親的血液中被檢測到。
生化妊娠中,雖然胚胎滋養細胞分泌的β-hCG已進入母體血液,並達到可在尿或血中檢出的水平;但是之後由於某種原因,胚胎未能繼續生長發育就枯萎了,血中的β-hCG也就隨之下降了。
生化妊娠有多普遍?
對於育齡婦女來說,流產的可能性在10%到25%之間。化學妊娠實際上更常見,50% - 60%的首次妊娠會發生生化妊娠。生化妊娠可能占所有流產的50-75%。
高齡產婦(35歲以上)影響流產的可能性。
35歲以下的女性有15%的流產幾率。
35 - 45歲的女性有20% - 35%的流產幾率。
45歲以上的女性有高達50%的流產幾率。
生化妊娠和我們常說的流產有所不同。
生化妊娠屬於早期胚胎丟失的一種,而流產是指臨床妊娠的丟失,是指發生在著床之後的妊娠終止,而生化妊娠是著床的失敗。
此外,不將生化妊娠定義為流產,是考慮臨床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胚胎著床在子宮內膜腔以外的地方,例如輸卵管、宮頸、卵巢等等,使得胚胎不能繼續正常發育,自然死亡。
換句話說,生化妊娠有可能是丟失的異位妊娠,也可能是丟失的宮內妊娠。因此,生化妊娠與流產均屬於胚胎或妊娠丟失的範疇,但是發生在不同的生理階段,不是一回事。
有些人發生生化妊娠會沒有症狀,而有些人發生生化妊娠會有症狀表現。這些症狀包括月經期痙攣和陰道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陽性測試後出血並不全部意味著生化妊娠的發生。在胚胎著床時,出血也很常見。這個過程會破裂或破壞子宮內膜上的微小血管,導致血液的釋放。出血顏色通常表現為粉紅色或棕色,大概在受孕後10至14天左右發生。
要區分生化妊娠出血和正常著床出血,其實並不難:
流產出血(生化妊娠)
一般情況下,與生化妊娠相關的出血(即無法存活的妊娠或即將發生的流產)可能以輕微的斑點開始,然後轉變為帶有可見凝塊(暗紅色凝塊)的大出血,類似於重度月經期。抽筋和大量出血是生化流產的其他症狀。在許多情況下,在生化妊娠中,婦女可能會將胎兒組織從陰道排出。
著床出血
相反,著床性出血呈淺棕色,血流較輕,僅持續幾小時至幾天。在著床性出血中,陰道出血在懷孕後10天左右發生,而且數量很少。出血是受精卵成功附著或植入孕婦子宮壁的標誌。
那為什麼會發生生化妊娠呢?
當著床失敗後,會發生生化妊娠。這樣的懷孕並不罕見,並且在首次懷孕中占50-60%。
大多數生化妊娠是由某種形式的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染色體異常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例如父親或母親傳承的基因異常,卵子或精子的質量低劣或胎兒的細胞分裂異常。
生化妊娠的其他潛在原因包括:
衣原體或梅毒等感染。
黃體期缺損。
子宮異常(後天性和先天性)。
全身疾病,例如未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
激素水平異常。
子宮內膜不足。
低體重指數(BMI)。
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發生生化妊娠的風險較大,或者某些疾病也會影響生化妊娠,包括血液凝固和甲狀腺等方面的疾病。
生化妊娠有辦法預防嗎?
由於大多數流產是由於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因此無法採取任何具體措施來防止它們。但是,預防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懷孕前要進行監測並做好健康準備,為懷孕做好準備。
適當而有規律的鍛鍊
吃健康食品
壓力管理
監測體重並將其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每天吃富含鐵的食物或服用葉酸。
避免吸煙和飲酒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諮詢醫生後採用某些醫療程序。這些包括:
輔助生殖技術(ART)或體外受精(IVF)並在植入前測試胚胎,以確認染色體是否正常。如果您經歷了多次流產,可以考慮這一點。
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或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可能沒有足夠的女性荷爾蒙來支持懷孕的早期階段,並且可能會從補充荷爾蒙中受益。
一旦意識到自己已經懷孕,目標就是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胎兒的成長提供健康的環境,這些孕早期的基本生活規則一定要注意:
保持小腹安全。
禁止吸煙和飲酒,並避免處於吸煙環境中。
在服用任何非處方藥之前,請先諮詢醫生。
控制血糖(如果您患有糖尿病)。
避免暴露於X射線,輻射和傳染病等環境危害中。
消除或限制咖啡因。
避免有受傷危險的活動或接觸運動。
最後要跟媽媽們說的是,雖然生化妊娠有時候會讓人接受不了,但偶發的生化妊娠某種意義上其實是一個自然選擇的結果,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太過擔心害怕,讓精子與卵子「和平分手」。
生化妊娠一般不會影響下一次的懷孕。
因此生化妊娠後,要好好休息,不要過度勞累,通過自我調節減輕精神壓力。
但是若多次發生生化妊娠,那麼就一定要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對於離開的寶寶,以前寫過《有個寶寶,曾經來過》,就像文章中的那首小詩《希望》里一樣,雖然我不知道你來過,雖然沒能留住你,但這份愛,一直在這裡——
我希望
你能忘記那一刻所有的痛
親人迷離的淚眼沒能將你的前行阻擋
你是天使——
來自天庭,重返天堂
親愛的們,發生生化妊娠後不要太難過,你要好好的,健健康康的,等著寶寶再次來到。
參考文章:
https://flo.health/pregnancy/pregnancy-health/pregnancy-loss/chemical-pregnancy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regnancy/chemical-pregnanc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