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如果自己的命和孩子的命,只能選一個,你會選哪個?
01 張麗君的「豪賭」
看過《人間世》的人,都會知道張麗君這個名字。
她懷孕五個月的時候,被查出患了胰腺癌,醫生勸她引產治療,為自己的生命爭取活路。
她捨不得。
因為這樣做,孩子就留不住。
她堅持把孩子生了下來,還給孩子錄了從出生到十八歲的生日祝福視頻。
告訴寶寶,不管媽媽是在你身邊,還是在天上,永遠是愛你的。
張麗君得病的時候26歲,她的丈夫韓詩俊當時也特別年輕,才27歲。
丈夫為妻子掉眼淚,哭著說我們家新婚的喜字還沒有擦掉。
妻子因為化療掉了頭髮,於是他也去剃了個光頭。
妻子不希望自己身上插滿管子然後死在病床上,想出國旅遊,他就賣了房陪著她一起,邊旅遊邊治病。
情深至此。
所以張麗君做選擇的時候,也考慮到了他,說我老公才27歲,我不可能讓他一輩子就這樣一個人過,他老了也要有人陪。
後續的「人間世」是什麼?
先是有個豆瓣帖子衝上了熱搜,說張麗君去世不到一年,韓詩俊就另娶新婦。
那個承載了她無數愛與不舍的孩子,沒有待在她信任的丈夫身邊,反倒被過繼給了堂姐。
再是有人私信樓主澄清,說再婚是真,但沒有那麼快,起碼隔了兩年。
說孩子也沒有被過繼,還一起拍了婚紗照。
不管怎麼說,張麗君以為的「一輩子就這樣一個人過」「老了沒有人陪」。
顯然都是多慮。
張麗君的選擇像一場豪賭,賭對方的良心和品行,賭記憶和愛什麼時候褪色。
贏了,是一諾一生。
輸了,是人性幽深。
02 去相信不變的東西
她的冒險,對孩子來說挺不公平。
有律師分享了個故事:
年紀輕輕就得了絕症的媽媽,在生命最後的一刻,跑去找律師諮詢。
她問:如何把財產給孩子,能保證孩子的財產不被掠奪。
她怕自己把房產和存款給了孩子,然後孩子生父在她過世後取得撫養權,從而掌握孩子的財產。
還好她有個哥哥,所以讓哥哥繼承房產的1%,來確保動房產需要哥哥的同意,從而防範生父搶財產。
有人就說,如果張麗君能想到更深一層,至少當初應該給孩子留些什麼。
比如把賣房子的錢,給孩子買份保險,每月可以領取一筆撫養費之類的。
或者不賣房子,把房子過戶到兒子名下。那么爸爸作為監護人,就不可能輕易把孩子送人,孩子也可以得到保障。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腎上腺素飆升,覺得別人沒我不行,愛到深處就喜歡當媽,在犧牲和奉獻中,找到那種滿足感,被需要的感覺。
後來才明白:
愛別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
你對別人沒有那麼重要,沒了你,別人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這個世界上最需要疼愛的人,首先是你自己。
因為你都不疼她,別人怎麼會來疼你?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特別喜歡相信當下。
其實愛是真的,承諾也是真的,它只是會變罷了。
年長之後才明白,別去相信那些變化的東西,要去相信那些不變的東西。
比如自己的能力資歷,而不是別人的良心。
03 擦亮眼睛
那是不是愛情不值得相信?其實不是,關鍵是你碰到了什麼人。
你要相信的是自己的挑選能力和自己的甄別水平。
今年清明刷微博的時候,我還刷到因「保姆縱火案」毀了家的林爸爸。
他去到陵園祭奠妻兒,說「我下車一步一步往山上走,身後陣陣春風,仿佛在不停地推著我向前,直至看到你們安靜的笑臉,直至可以擁抱你們的距離。」
他自說自話:「每個石碑前,都擺滿了菊花,我偏愛雛菊。」「等忙完這一生,我來看你們。」
故人心易變,但確實有人停在原地。
所以別輕易地相信別人,請你先擦亮眼睛,看看自己遇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麗君已經去世了,她沒有辦法體會孩子在一個異母家庭裡面生活的感受。
但是我相信,如果她知道結果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選擇吧。
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PuLyXgB9wjdwRpvx0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