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中的客棧

2019-11-12     蘇姐說故事

山下有一座夫妻客棧,叫山野客棧。20多歲的老闆娘楊氏長得機靈漂亮不說,為人還特爽快、熱情,來往客商多在此用餐投宿,生意興隆。

盛夏的一天傍晚,楊氏夫婦及下人在客棧聊天,突然來了一幫穿黑衣皂褲的神秘人馬,不由分說將他們綁架帶走。黑衣人還留下幾人繼續維持客棧生意,目的是等待一幫特殊的過客。

幾天後,一隊人馬果然經過客棧,領頭之人騎著馬,他身後是一位尖嘴猴腮60多歲的老頭,正跟著一步步艱難地走著。此人正是原雲州知府魏鶴壽,其身後跟著吆喝的衙役和幾輛花木軲轆馬車,拉的都是路上的乾糧和日用品。

奸臣魏鶴壽在雲州專橫跋扈15年,千方百計搜刮民財,搞得雞飛狗跳,民不聊生。百姓叫他老狐狸。

去年,雲州大旱,皇帝撥下賑災款,魏鶴壽將大部款項侵吞,百姓聯名上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康熙皇帝正忙於平定"三藩之亂",下旨密令平城縣尉牛耿:"監押奸臣魏鶴壽進京候審。"

牛耿痛恨魏鶴壽貪腐,從雲州起程一路藉故折磨,看到烈日如一盤巨大的烤爐熾烈異常,就讓魏鶴壽帶著木枷走下囚車步行。魏鶴壽為官多年,出則香車寶馬,吃則山珍海味,根本消受不了這等辛苦。走了沒多少路,他大汗淋漓,疲憊不堪。

人馬走到山野客棧門口,魏鶴壽癱倒在地,狗一樣喘著粗氣。牛耿喝令他趕快趕路,魏鶴壽低下頭說:"罪臣年紀大,真的力不從心。這裡有一座客棧,讓罪臣在這裡避一避烈日吧,不然的話老夫不是累死也得曬死。"

牛耿瞪著眼睛說道:"魏鶴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百姓對你恨之入骨。既受不了這苦,何不一死以謝天下?"

魏鶴壽一聽這"死"字,面帶恐怖之色。他訥訥而言:"皇帝沒有讓我死,若賜死,老朽怎敢苟且偷生?請牛大人不要讓老夫死,死了只能抬著老夫的死屍去見朝廷。怕髒了你的手,還是讓老夫自己走著去請罪。"

此時,身後跟著的士兵也累了。他們一大早從雲州出發,穿過平城縣,到這裡已經進入陽高縣境內。一路走得人困馬乏,飢腸轆轆。牛耿覺得也該用飯了,就點頭應允。一行人就走進了"狐狸"客棧。

客棧里的那位年輕女子一看這麼多士兵進來,急忙將眾人請進客棧大廳,還泡了茶,那年輕女子看到帶著木枷的魏鶴壽,不禁問:"這人就是貪贓枉法的魏鶴壽?"

牛耿看看那楊氏,問道:"你是這裡的老闆?"

年輕女子回道:"大人公務繁忙,哪知道我們荒山村姑?我是山野客棧的楊氏。"

牛耿道:"原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氏?沒想到你也知道魏鶴壽侵吞賑災款項!"

自稱楊氏的女子憤憤不平地說:"就連穿開襠褲的玩童聽到魏鶴壽三個字都吐唾沫,何況我耳聽八方的楊氏?他既是罪犯,自然不配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飯用餐,小客棧有一間堆放馬料的小屋。就讓他在裡面待著去。以免倒了大家的胃口。"

魏鶴壽真被圈進了馬料房,士兵給他卸了枷,丟了幾隻煮地瓜,一碗水,把房門上了鎖。

眾人在大廳一邊吃著飯,一邊大罵魏鶴壽。過了半個時辰,牛耿就想招呼大家起程。此時,客棧又來了一隊人馬。片刻,從外面走進一位官員。牛耿馬上迎了上去,道:"原來是陳大人,別來無恙?"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陽高縣尉陳桂冠。他下馬緊走兩步,抱拳於胸:"失禮失禮!牛耿小弟,來到本縣地面,理當盡地主之誼,讓本縣好好招待一番才是。"

牛耿道:"兄弟皇命在身,不便討擾。我想今天再走一程,到直隸境內住宿。"

陳桂冠回道:"既如此,本縣不便阻攔,牛小弟回來時定當到本縣家中做客。"

寒暄之後,一衙役打開馬料房房門,對著裡面喊:"魏鶴壽,出來吧。"喊了兩聲,躲在馬料房的魏鶴壽死豬一般,竟哼都不哼一聲。

牛耿怒了,罵道:"要不想走的話,你在客棧里自盡也可以。不想死的話,就快走。"但魏鶴壽仍然沒有出聲,牛耿只得叫衙役將他拉出來。

衙役們進去一看,立刻慌慌張張地喊道:"不好了,魏鶴壽跑了。"牛耿吃了一驚,走進屋裡一看,果然已經不見了魏鶴壽的蹤影。這屋子不大,地上有幾麻袋豆子,以及榨完油的菜餅和兩大缸菜籽油。

牛耿將楊氏叫來,怒聲問她將老狐狸魏鶴壽藏在哪裡。楊氏嚇得小臉煞白,哀求道:"我們恨不得殺了他,哪會將他藏起來?"衙役們在室內翻了一陣,突然指著牆上的窗戶說:"他一定是從這裡逃走的。跑得不會太遠,快去追。"

牛耿命衙役們去追趕,陳桂冠也帶著自己的隨從出去追蹤。牛耿自己從院子裡的車輛上拿出一把刀,到了馬料房,用刀把麻袋捅了捅,顯然是藏不住人的。窗口離地面有一人多高,一個人爬出去很難,他拖來一麻袋豆子來墊,可麻袋太軟,立不穩。但看窗口有新鮮痕跡,像有人從這兒爬上去過。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能從這麼高的窗戶爬出去,還能一點動靜都沒有,讓人感覺有點匪夷所思。

衙役們一窩蜂跑出客棧,只見客棧後面有一條小路直通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憑魏鶴壽那瘦弱的身材,這麼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跑遠的。衙役們立即分散開來,往小村子裡圍攏過去。

過了一陣,牛耿也來到客棧外,聽到那個小村邊有人吵吵鬧鬧,就循聲而去。來到小村邊一看,卻是一個石灰池,一名士兵手中握著亮閃閃的刀,刀上鮮血仍不斷滴落。石灰池中淹著一個人,正是魏鶴壽,鮮血把池裡的石灰膏都染紅了。

那衙役一看到牛耿,急得大叫道:"牛大人,不好啦,我失手把魏鶴壽給殺死了。"說罷,"撲通"跪了下來。

牛耿一看下跪之人面孔生疏,道:"你是誰?為啥將魏鶴壽殺死?"

下跪的衙役顫顫抖抖地說:"我叫朱三,是陽高縣陳縣尉手下的衙役。小人剛搜到小山村口,就發現這傢伙氣喘吁吁地往村裡跑。小人一面喊他停下來,一面去抓他,可他還和小人反抗,小人怕他跑了,就砍了他一刀,他就掉進石灰池裡去了。池裡是村裡人建房調的生石灰,人掉下去,不一會就被燒得體無完膚。"

石灰池裡的魏鶴壽似乎仍未氣絕,不停地翻動。有衙役想把他撈起來。牛耿嘆了口氣說:"既然貪官敢逃跑,將他打倒在石灰池裡也是他活到頭了。他罪大惡極,跌在石灰池裡,讓生石灰燒他個屍骨全無才好。"

躺在石灰池裡的魏鶴壽漸漸沒了動靜,牛耿這才帶著人回到山野客棧。只見陽高縣尉陳桂冠在客棧喝茶。

牛耿就向陳桂冠說:"魏鶴壽在逃跑途中已經被你的衙役失手殺死。眾所周知,陳大人您是魏鶴壽推薦去陽高做縣尉的。下官想問一問,此事該如何處置?"

陳桂冠說:"魏鶴壽雖有恩於在下,但他貪污腐化在下不敢苟同。您有皇命在身,還是任憑大人處置吧,在下決無異議。負罪之人已經死了,草草掩埋得了。"

牛耿便叫當地村民把石灰池裡的死屍撈上挖坑埋了。牛耿這才和陳桂冠道別。陳桂冠還想請他在縣衙里歇息一晚,牛耿說:"不用了,既然老狐狸已死,我還得到朝廷復命,就此告辭了。"之後,帶著眾衙役走了。

看著牛耿一行人遠去的背影,陳桂冠笑道:"狡兔怎能對付蒼鷹,鬣狗豈敢挑鬥猛虎?牛耿啊牛耿,就算你再凶,也是老夫手下的敗將。魏大人做知府一十五年,韜光養晦,老謀深算,自然不是一個縣尉想殺就殺的。"

其實,山野客棧里的一切都是陳桂冠布置的。陳桂冠刺探到牛耿受皇帝密令押解魏鶴壽進京,想牛耿嫉惡如仇痛恨魏鶴壽,一定會在路上將魏除掉,於是,就想出一招李代桃僵之計。

他先派人將客棧里的楊氏等人抓走,收押在衙門裡,再派一女一男扮成楊氏夫婦的模樣在客棧里等著,又在馬料房的地下挖了一個能容一人的窨井。這樣,魏鶴壽被圈進馬料房後,就直接打開窨井藏於裡面。藏的時候,那個假楊氏的丈夫把蓋子蓋了,還在上面加上一袋油菜餅。因為假楊氏在門口和衙役調情,衙役自然不會發現裡邊幹什麼。假楊氏他們還在窗口上提前做出有人爬過的痕跡,以此誤導牛耿。牛耿發現魏鶴壽已經逃跑,自然派人去追趕。陳桂冠家有個老下人長得和魏鶴壽身材相仿,他給老人穿了和魏鶴壽一樣的衣服,並把老人騙到山腳下的村子裡,當牛耿尋找魏鶴壽時,讓衙役們跑過去將老人殺死,並推進了石灰池裡。可憐老人不明就裡一命嗚呼。

牛耿一行人馬向直隸方向走遠了,陳桂冠這才對手下說:"將轎子備好,今晚在縣衙里為魏大人接風。"手下人跑進馬料房裡,將地板上的暗板打開,可"請"字還沒有說出口,就發出一聲驚叫。

陳桂冠大驚,急忙進屋去看,卻見窨井裡全是菜籽油,魏鶴壽淹沒在裡面,衙役們把他揪上來,好像個落湯雞,顯然已經被菜油淹溺而死,屍體都僵硬了。再看窨井旁邊的兩隻油缸,下部全被砸開了口子,油順著窨井蓋的縫隙不住地流進窨井裡面。魏鶴壽叫不得、喊不得、出不來,活活被淹死。

這變故讓陳桂冠目瞪口呆,良久他才嘆了一口氣,說:"沒想到還是被牛耿看出破綻來,還趁機將油缸砸破。牛耿這小子人小鬼大,在客棧把人都用油溺死了,他還在石灰池那裡裝腔作勢指手畫腳。"

陳桂冠只得將魏鶴壽的屍體運到采梁山腰掩埋,還擺上香燭,對著墳墓拜了幾拜,低聲道:"魏大人,您安息吧。在下已經盡力了。本想用我一名忠心耿耿老家人的命換下您的命來,結果還是被人家識破。魏大人,這回我要跟您帶害了。那牛耿到了京城,一定會將我作為罪犯一併稟告皇上,我命休矣。"陳桂冠回到陽高縣之後,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牛耿回到雲州,受命接任雲州知府。陳桂冠既沒丟官帽,也沒被治罪,陳桂冠對牛耿感激涕零。

牛耿在雲州為官多年,清廉勤政,很受百姓愛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5HyX24BMH2_cNUgG6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