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國版」人體博物館雲端展示,預計10月中旬對大眾開放

2020-04-21   揚眼

視頻加載中...

揚子晚報網4月21日訊(記者 李沖)在荷蘭,有一座35米高的世界首座人體博物館,它的一側是一個巨大的人體模型,參觀者可以從「膝蓋」開始進入「人體」,順著通道抵達「大腦和眼睛」,通過參觀「人體」內各個「器官展廳」進行「人體環遊」。據讀者近日向96096揚子晚報熱線報料,中國首座、世界第二座人體博物館正在建設中,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版」人體博物館的承辦方,中國十七冶集團在4月20日企業開放日活動中,在雲端展示鄭蒲港人體博物館智慧工地。據介紹,目前人體博物館尚在施工過程中,預計十月中旬向大眾開放。

據介紹,荷蘭的人體博物館裡包含了人體的所有器官和組織,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座人體大廈,博物館裡展示了人類各種內臟器官等。比如,當參觀者從子宮經過時,遊客可以戴上3D眼鏡看到精子細胞受精卵等。

中國十七冶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鄭蒲港新區新建的Corpus人體博物館,是亞洲地區的首創,遊覽方式與荷蘭版人體博物館相同,參觀者可以在作為展示螢幕的三維玻璃中穿梭,近距離感受「人體器官」,隨著位置的移動,相應的部位會有對應的聲音發出,比如胃消化的聲音,牙齒磕碰的聲音,以及打噴嚏的聲音,觀察完大腦之後,這趟人體旅程也就結束了。

那麼,現在這個「中國版」的人體博物館建設到什麼地步了呢?昨天,「雲中巨人,見證復工復產的中國力量」中國十七冶集團企業開放日雲端活動在馬鞍山舉行,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系統舉行,與會者「線上」走進馬鞍山鄭蒲港CORPUS人體博物館項目。

在智慧工地建造展示階段,畫面跟隨視頻主播,遠程觀摩了施工大門設置的防疫站點、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人員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現場設置的揚塵自動預警噴淋系統、質量與安全巡檢系統,在智慧工地VR體驗館,還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感受VR工地、消防安全教育。

中國十七冶鄭蒲港CORPUS人體博物館項目負責人駱曉輝介紹,目前工程主體鋼結構已順利通過驗收,進入到幕牆龍骨安裝階段,全部聲光電設備於4月9日從荷蘭運抵鄭蒲港新區,五批人體器官主體內飾材料正陸續從菲律賓發出,預計於2020年10月中旬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