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到一定程度,接盤的人就越少,成交量只會下降,現在適不適合買房?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高負債、穩房價、老齡化的背景下橫盤或小幅下跌已經是最理想狀態,高負債去買房收穫是早一些搬進自己的房子,但降薪、失業、房價下跌,代價就是面臨斷供,日子更難過。
有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271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清算。除了大量不知名的中小型房企之外,位列全國500強第215位的上市房企銀億集團也赫然在列。面對持續的樓市寒冬,大房企加快拼業績、沖規模的節奏,中小房企在多重壓力下開始扛不住了。
某開發商負責人說道,過去30年的房地產發展模式很難再繼續下去了。未來房地產市場顯然只屬於前30強。重慶市前市 長黃奇帆表示今後十幾年,開發商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按照這一說法,還要有6萬多家房地產企業可能在未來十幾年"消亡"!
其實,每次調控升級後,都會有一輪降價潮,比如2018年9月份之後全國有些城市開始出現降價現象,因為開發商融資難,對後市不看好,必然會少拿地,多賣房,提升項目周轉,加速資金回款。
對於一些賣得不好的項目,只能是降價,誰先降價,誰先搶到客戶。只不過跌幅都不會很大,融創孫宏斌去年某會議上發話,未來兩三年內房價不會暴跌,若整體房價跌了30%以上,我們就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