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發布公眾號」最新動態:近年來,文昌市文城鎮南陽村「兩委」幹部和鄉村振興工作隊把產業就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根本之策,充分合理利用南陽紅土丘陵的優勢自然資源和良好適宜的生態環境,依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綠殼黑雞養殖,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產業就業扶貧新路子,讓貧困戶及廣大農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在南陽生態源綠殼黑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養雞場裡,貧困戶陳丕烈正在忙著打理雞舍,他說,再過幾十天,這些黑雞就可以下蛋了。據了解,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陳丕烈以勞動力入股的方式參與黑雞養殖工作,每個月都能取得不錯的收益。「我在這邊打工,也在這裡入股,生活比之前好多了,感謝黨和政府。」
在養雞場裡,喂雞、撿雞蛋的不僅僅是貧困戶,我們還看到一群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有的左手不方便,有的則是腿不太利索,但是撿雞蛋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輕鬆、熟練的活。如今,這些殘疾人不僅個個是撿雞蛋能手,還成為了雞蛋銷售「達人」,他們通過電商平台把雞蛋銷售到省內外,每個月都能取得不錯的收入。
潭牛鎮企堆村委會下蘭園村村民符金妹說,去年我們電商培訓,每個殘疾人都有一個微店,在微店上也賣,在家裡也賣,這樣子銷售很好。
文昌南陽生態源綠殼黑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史芬說,殘疾人賣雞蛋這一塊,比如他們過來這邊,我們就給他一塊五一個。他賣出去的話,他就賣兩塊,這樣子。這樣會增加他們的收入,一個月平均的話。也會賺幾百塊,四五百塊錢是沒有問題的。
據介紹,文昌南陽生態源綠殼黑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養雞場以「合作社+勞力入股+資產入股+土地入股」的股份制形式合作經營,現在合作社裡共有貧困戶14 戶,殘疾人員11 人,養殖黑雞蛋雞6000隻,日產蛋 800 個。合作社以基地為依託,以品牌為載體,充分合理利用南陽紅土丘陵的優勢自然資源和良好適宜的生態環境,依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配合國家扶貧政策,以幫扶貧困戶、扶助弱勢群體為宗旨,讓殘疾人有了就業渠道,也以實際行動引領貧困戶擺脫貧困,走發家致富道路。
文昌市殘聯教就部部長符卿介紹,結合殘疾人的實際,一方面是我們國家提出來殘疾人自主創業,主要是這個平台,就是把我們這個項目推動起來,推動起來,另一方面村委會也推動振興工作,各方面的力量給予他們的支持,給他們發展壯大這個合作社,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夠加入到這裡面。給他們創新地走出家門,真正地走出家門,改善他們目前的生活。
文城鎮南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潘宇說,現在是已經有五座雞棚,今後還要擴建三座。然後現在飼養的黑雞是有6000隻,今後的話要進一步擴大飼養規模,今後準備要飼養到一萬隻,然後每天產黑雞蛋要有現在的800個上升到1000個以上。
下一步,文城鎮南陽村「兩委」幹部和鄉村振興工作隊將繼續把產業就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和重點舉措抓緊抓實,以綠色產品發展為重點,在提高產品數量的同時也嚴格保證產品的質量,向高產、優質、高效的方向闊步發展,不斷堅定群眾脫貧信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讓更多的貧困戶和殘疾人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文城鎮南陽村脫貧攻堅中隊中隊長華景朝說,下一步我們決定把合作社做大做強,吸引更多的殘疾人和貧困戶參加到我們合作社中來, 特別是南陽村委會的17戶貧困戶,我們都想他們加入到合作社裡,在這裡學一門技術,在這裡打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