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夏Wayne@bigfun社區
1991年2月,加州大學的三位畢業生:邁克·莫懷米(Mike Morhaime)、艾倫·阿德汗(Allen Adham)、弗蘭克·皮爾斯(Frank Pearce),組建了一家名為「矽與神經鍵」的公司。在最初,他們僅僅靠做一些小遊戲才能生存。
三年後,他們為SFC平台開發的《超人:絕處逢生》,這是這家小作坊第一次以「暴雪」的名義發售遊戲——而在未來的數十年時間裡,這個名字將會讓無數同行肅然起敬,「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更是廣為流傳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玩家當中。
2002年,在世界遊戲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的《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及其資料片「冰封王座」發售,由此掀開了屬於暴雪的時代。18年後的今天,《魔獸爭霸3重製版》正式全球發布,這本應是無數人青春見證的巨製——
然而,Metacritic上僅僅「0.5」的玩家評分,讓《魔獸爭霸3重製版》從神壇跌落,成為遊戲史倒數第一評分的「爛作」(爛到家的大聖歸來甚至都有6.1分)。和2018年暴雪嘉年華上令人驚嘆「真香」的「開發版」不同,正式發售後的成品質量之爛,就仿佛淘寶上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對比一般。
從部分細節上來看,2020年發售的《魔獸爭霸3重製版》,甚至還不如2002年發售的原版,當中一個最為直觀的例子便是遊戲的地面和植被。
受限於本世紀初的開發技術壁壘,當年的暴雪開發者們為了能有限的硬體資源中,在遊戲中呈現出最好的品質,他們充分利用地形起伏和光影效果,讓草地和樹木不至於貼圖感太過明顯。但在18年後的重置版中,雖然可以看出製作組替換了相應的高清素材,但由於他們並未認真考慮原版引擎對地形的利用,以至於新版的植被和地面反而廉價感十足。
而另一個被玩家廣泛吐槽的點,便是《魔獸爭霸3重製版》仿佛「同人作品」一般的過場動畫和CG。回顧2018年嘉年華,暴雪放出的斯坦索姆抉擇過場動畫,曾令無數從業者驚呼「牛逼!」
但很顯然,玩家們在2020年玩到的正式版,卻和宣傳時放出來的東西堪稱兩個東西。
這種感覺就像,暴雪端出了一瓶看似新包裝的經典美酒,可當你興致滿滿地痛飲一口,卻發現這裡面其實灌滿了尿。
可更令人目瞪口呆的,還是來自於暴雪開發團隊的解釋:「我們不希望遊戲中的過場動畫與原版遊戲相差太遠」,「我們想保留《魔獸爭霸3》的真正靈魂,讓玩家們重溫這些難忘時刻」。
真心建議各家大廠們都好好學學,什麼叫臉皮像防彈衣一樣,感情暴雪這意思是,我們玩家還得跟您說聲謝謝唄?
當然,不論暴雪如何解釋,遊戲只能用糟糕來形容的寬屏支持——尤其對於中國玩家而言,因為暴雪在這方面的重大疏忽,給遊戲體驗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破壞。由於寬屏不能完美兼容,導致漢化字型檔出現堆疊BUG,以至於這些天成了段子手的素材寶庫:
如果說,作為一款售價180塊錢的重製版作品,如果和售價高達325元的《生化危機2重製版》那種驚艷的品質做對比,確實有些欺人太甚。但是,如果將其與售價僅有99元的《帝國時代2決定版》對比的話,你根本無法想像暴雪怎麼敢把《魔獸爭霸3重製版》這種東西拿出來賣——就像20年前,我們無法理解《血獅》是怎麼敢上架的一樣。
暴雪,作為兩代中國遊戲人精神領袖的巨頭,諸如光子工作室總裁陳宇、天美工作室總裁姚曉光,他們都曾是這家公司的忠實迷弟——可如今,暴雪卻拿出如此糟糕的作品,確實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更何況,暴雪近年來昏招頻出:從「哪都好就是不好玩」的《風暴英雄》,到發售4年卻更新進度緩慢的《守望先鋒》,再到劇情瘋狂吃書仿佛編劇**寫出來的《魔獸世界》,以及每個賽季數字加個0完事的《暗黑破壞神3》,當然,也少不了嘉年華上那一句「難道你們都沒有手機嗎?」
而這一次,暴雪更是拿出了近乎無恥的流氓條款:自定義遊戲的所有權完全屬於自己而非地圖作者,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對自定義地圖採取任何行為。看起來,當年《DOTA 2》事件暴雪翻車之後,他們正在努力斷絕任何一個《DOTA 2》誕生的可能性——可問題在於,當年冰蛙主動尋求與暴雪合作的時候,後者卻以MOBA沒有發展前景而斷然拒絕。
不僅如此,海外戰網的老版《魔獸爭霸3》會被重製版完全覆蓋,已經擁有老版的玩家如果想繼續玩,就得怪怪掏錢買重製版。說明白點,你手機突然一聲不吭地更新了系統,然後公司告訴你:掏錢,要麼就不能用了——看起來,暴雪從當年的勒索病毒當中,學到了不少營銷思路。
結合種種行為,我們都不難看出:走出維旺迪陰霾後的暴雪,正在利用過去的成績,不斷透支老粉絲們的情懷。所以,與其繼續追問暴雪究竟怎麼了,倒不如我們直接用實際行動告訴這家不思進取的公司:大人,時代真的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ayvG3AB3uTiws8Ko0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