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夠理解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但是當我們逐漸長大,又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的明白和理解父母。因為我們會想把自己認為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
人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做一個好的榜樣,那麼孩子也才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比如我的孩子,因為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對於我的孩子,雙方父母難免會溺愛。
我深刻的記得一件小事情,那就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不論他幹什麼,家裡都有人幫他提前做好。甚至當一開始送他去幼兒園的時候我的婆婆也待在學校,我問婆婆為什麼。婆婆竟然和我說,怕寶寶在學校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就這樣孩子慢慢的長大了起來,到小學的這個階段了。這時候的孩子是非常的愛玩的,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先完成自己的作業,而是先去看電視。
看到寶寶這個樣子,我覺得不能夠讓他繼續發展下去了。於是我深刻的找了他進行了一次談話,雖然他年齡很小。但是我知道,我們不能說孩子年齡小,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因為在孩子的這個教育上,是要從小就開始的。
現在,我通過諮詢了老師,包括一些別的家長。對於教育孩子的這些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下面我就來說一下我的觀點:
"提升自己的修養,做孩子的好榜樣"
第一,我們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養,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因為如果父母在生活中,都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那麼還要怎麼去要求和約束自己的孩子呢。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第二,要給孩子溫馨的家庭。因為只有父母是相愛的,並且讓孩子感受到這一切,那麼孩子才能夠很健康的成長起來。當然,在平時的時候,可以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活動,比如家庭大掃除,或者一起去旅遊。
"讓孩子充滿自信"
第三,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在學習方面,不論孩子是否成績很好,只要他努力了,我們就要多表揚和鼓勵他,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自信。
上面幾點,就是我現在對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