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德智能製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論壇在德國柏林召開,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德國聯邦政府經濟和能源部共同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聯合承辦。華為、阿里雲、中車株洲、麥樂克、同濟大學、東北大學、航天雲網、中國信通院、德國工業聯合會、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工業4.0標準化委員會、西門子、博世、思愛普、埃森哲等中德雙方業界代表共300餘人參與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由兩國企業和行業組織代表就「中德合作、價值創造、未來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旨在雙方進一步擴大共識、增進交流、加強互動,分享典型合作經驗,深化中德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政策溝通、產業對接與科研合作,催生中德兩國更多合作成果。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在論壇致辭中指出,中方願積極落實中德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各項共識,進一步加強雙方戰略對接和政策協調,推動中德智能製造務實合作行穩致遠;中方願與德方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三級對話」機制,營造有利於深化兩國產業合作的良好氛圍。
麥樂克董事長呂晶先生應邀參與本次論壇與中德兩國企業和行業組織代表圍繞「營造智能製造合作環境、開展科研項目合作」等議題展開交流對接。
麥樂克董事長呂晶先生表示,麥樂克作為專業的物聯網傳感器解決方案提供商,進一步結合德國智能製造經驗,用實際行動踐行「智能製造」戰略,傾力打造智能傳感+5G助力物聯網行業發展;紮實推動中德企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共商智能製造業務合作新機遇。麥樂克董事長呂晶先生提及,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將會深度融合,並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智能製造將成為未來製造業發展的風向標。現今,物聯網設備逐漸在改變工業管理與運營,物聯網通過與自動化技術、人工智慧、雲計算的組合應用,進而實現傳統工業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物聯網是需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物聯網也可以理解為「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物聯網把所有物品通過角度感應、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網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革命,其中傳感器技術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
麥樂克專注於傳感產品的生產製造以及傳感產品技術升級應用,正在積極開發智能傳感+5G產品,大力推動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行業創新發展。呂晶先生最後談到,麥樂克已在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韓國設立了辦事處,今後還會在其他國家設立辦事處,以便和各國加強交流合作,為當地更多的合作夥伴提供點對點、端對端的服務模式,輸出更加精準、便利的物聯傳感技術支持。
此次在德國柏林參加中德智能製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論壇,麥樂克與參會代表充分交流了「德國工業4.0+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經驗,努力為中德智能製造作出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CuwwG4BMH2_cNUghZ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