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慶農業"晴雨表"繪製完成 又是一個豐收年

2021-03-31     東北網

原標題:2021年大慶農業"晴雨表"繪製完成 又是一個豐收年

東北網3月31日訊總體氣象條件好於常年,農業氣象年景為豐收年,但仍要注意春旱、春夏兩季階段性低溫、夏季短時內澇等自然災害

大慶網訊(大慶日報記者潘爽)日前,記者從市科協獲悉,《大慶市2021年農業自然與生物災害預測分析及對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已經出爐。《建議》指出,今年3月至10月,大慶市氣溫較常年略高,降水略多。大慶市今年總體氣象條件好於常年,農業氣象年景為豐收年。

市科協的這份《建議》往往被稱作大慶農業的「晴雨表」,自2008年至今已連續「繪製」14年,因每年在春種前為相關部門及農業從業者提供防災減災預警而頗受好評。市科協工作人員說,今年邀請農業、氣象這兩方面的權威專家根據氣象條件預測,發現影響大慶市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為春旱、春季和夏季階段性低溫、夏季短時內澇。

春季:氣溫正常略高,冷暖變化明顯,後春有短時低溫時段,終霜全市大部縣區在5月上旬,略早於常年。春季全市降水略少,比常年少0-1成。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乾旱、大風、暴雪等自然災害。此外,根據全市3月18日土壤墒情實際監測結果,預計春播期間發生乾旱的可能性較大的是杜爾伯特,其次為肇州。

夏季:今年大慶市夏季氣溫略高,有明顯低溫時段。可能出現洪澇災害、短時強降雨、大風、冰雹、局地內澇等自然災害。降水量多於常年,但主要以局地為主,旱澇並存,會對大田作物的拔節、孕穗和結實等生長發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局地的短時內澇會對低洼地塊的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秋季:熱量和水分充足,氣溫比常年略高,初霜期較常年略晚,作物生育期相對延長。秋季降水較常年略多,有利於作物的灌漿,對作物的籽粒飽滿成熟有利,但不利於黍類作物乾物質的積累,以及大豆、向日葵等作物脂肪含量的提高。秋季降水偏多不利於秋收,但有利於秋菜的生長。

據介紹,今年影響大慶市農業生產的農業生物災害是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總體為中等發生,接近常年。專家預測,突發性蟲害和流行性病害呈中等偏重發生態勢,草地貪夜蛾遷入大慶市可能性進一步增大,草地螟在局部地塊存在偏重發生可能,二代黏蟲和三代黏蟲在局部草荒地塊偏重發生,土蝗在農草交錯區中等發生,水稻稻瘟病偏重發生尤其以穗勁瘟為主……

針對預測,專家今年提出了哪些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建議呢?

市科協工作人員介紹,首先,建議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播種。因後春低溫及春旱是大慶市的主要氣象災害,應提前做好抗低溫和抗春旱的各項準備工作。堅持旱田保墒整地,玉米推廣大壟栽培,水田提前蓄水,對已秋翻的地塊提倡旱整地等;其次,根據農作物品種區劃布局。避免越區種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做好種子包衣,杜絕白籽下地,防止粉種。可根據當地生態條件選擇審定推廣的熟期適宜、抗逆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應選擇抗倒伏的主栽品種,玉米品種選擇退回200℃積溫,確保安全成熟;此外,在根據病蟲害預測預報、積極開展綠色防控的同時,根據天氣預報及時進行農事管理。比如,水稻推行節水灌溉技術,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強植株抗性,減輕稻瘟病發生和倒伏;玉米要施足底肥,及時追肥,採取測土配方施肥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3Z8h3gB9EJ7ZLmJmo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