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坐標:江西 九江
房屋戶型:四居室
裝修風格:美式
房屋面積:218㎡(170㎡+48㎡)
裝修費用:70萬
今天的故事來自江西的一對小夫妻,平時喜歡旅行、攝影、健身,特別注重生活品質,家裡還有兩個可愛的兒子,父母離的比較近,偶爾會過來小住。
房屋改造前,是兩個房子相鄰但又相互獨立:一套170㎡,2居室,客廳朝北;一套48㎡,朝北湖景房,一居室。夫妻倆希望空間可以儘可能地開闊,索性就將隔壁的這個小戶型也買了,而且這裡的採光很好,而且窗外就是大江,視野開闊。
房屋合二為一過程圖(紅線部分為打通位置)
原始戶型圖(紅色牆體為拆改部分)
改造重點:
1、將整個空間的東北區打開,規劃作為餐廚區+客廳區域。讓光線最大化進入室內,空氣更加流通。
2、將原一居室入戶門封閉,整套房子入戶門外移,右側改成儲物區+客衛,滿足三代6口人日常儲物,公衛充分考慮老人家的生活習慣,設置蹲便。
3、呼應客廳,變更主臥門位置,設置雙開門,在縱向上拉伸空間尺度感,讓大空間的優勢顯現出來。
4、南向空間則規劃為兒童房、次臥、書房工作間。
平面布置圖
布局鳥瞰圖
不想房子越住越亂,收納依然是重點,整個房子的收納空間主要分為3塊:衣帽間(黃色區域)、儲物間(藍色區域)和玄關(紅色區域),方便家庭成員自由拿取。
打開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墨綠色的牆,搭配宮廷風畫框穿衣鏡,復古有格調,旁邊放置了一張換鞋凳,對於一家6口日常生活,太有必要了。
米白色子母門,是根據門洞寬度特別定製的,不僅在使用中靈活多變,在視覺上讓歸家更有儀式感,更加大氣!
進門右手邊是一個頂天立地的L型鞋櫃,儲物能力超強,收納一家6口四季的鞋和日常雜物完全沒有問題。
繼續深入,你會發現客衛也是從原一戶室「偷」來的,上半牆以古典戲劇效果的壁紙張貼,入牆式水龍頭,既節省空間又更顯精緻。
蹲坑設計既符合老人生活習慣,也為多人口的家提供了更便利的使用方式,貼心的設計。
客廳取消了電視機的功能,沙發以圍合模式布局,無形中引導家人之間圍坐在一起,交流互動,享受親情和陪伴的美好!
展示牆的裝飾後期也可以隨著主人的心情而變化:放一些夫妻倆的旅行照,亦或家人日常活動的照片,或者直接從網上購買喜歡的裝飾畫……
在意外破損的畫框里,嵌入一隻白色小恐龍,立體造型打破了牆面的平靜,旁邊擺上一盆龜背竹,給空間增加了生氣!
區別於頂面的白色,客廳牆面採用了顏色更加柔和的灰色乳膠漆,給人感覺更舒適,同時也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
整個空間中家具地毯配飾都以低飽和度為主,但色相上會去做一些克制的對比。
沒有電視背景牆,以觀影幕布代之,客廳可隨意切換成影音室,家庭影院,VR遊戲,卡拉OK,動靜皆宜。厚重複古的木質家具,圍合擺放,坐一起唱歌觀影感覺特別溫馨居家。
另一半布局簡單,比較空曠,是留給孩子玩樂,還有家人健身的。
開闊的空間滿足孩子嬉戲打鬧,老人在客廳交流,媽媽在廚房烹飪,爸爸在陽台健身,同一空間,即獨立又彼此聯繫!
琴房在側,伴著窗外迷人的湖景,十分愜意!
鋼琴上的作品,是屋主之前在美國一個博物館拍攝的畫作局部,洗印出來上牆效果極強,還有加拿大楓葉的落日照,統統獻給了這個家。
原來一居室的部分空間改成了餐廚區,形成了一個開敞且明亮的空間。一側的牆面打開直通客廳,黑色金屬框玻璃摺疊門的存在,不僅隔絕了油煙,又不影響空間的通透性。陽光正好,穿過室內,灑下一地的斑駁。
餐廚區地面花磚的鋪設,劃分了空間,點燃了復古時尚的生活美學,奠定了浪漫的基調,增添了度假般的休閒感。
左手邊墨綠色的牆也是孩子的黑板牆,在媽媽烘焙的時候,孩子可以在旁邊寫寫畫畫。
島台採用的是升降插座,不使用時直接收到台底下,美觀實用。
餐廳光線充足,平時也被作為烘焙聚餐的場所,節假日圍坐一起享受一頓豐盛的晚餐,是不是很幸福!
不規則木質餐桌,色彩自然,拋物線紋理清爽大氣,隨意擺放一些杯盤都被襯托的十分優雅。
餐桌的邊緣是有機線條,相較於方方正正規則桌面,更有一種自然屬性的溫厚質感,對於老人和小朋友非常友好!
餐椅+條形凳的組合不僅為空間增添了一絲趣味性,也預留了足夠的過道空間,保證島台周圍的「回」字動線。
沉穩的暖木色餐邊櫃和灰綠冷冽牆面互為補充,在燈光的照射下,仿佛自己在一家復古格調的餐廳里就餐,聽著舒緩的鄉村音樂,喝著如初吻般的紅酒,靜謐浪漫又溫暖。
湖在窗外微波粼粼,城市在不遠處一字排開,柔和的陽光暖了一室,周遭的顏色更加踏實,連投影都格外深刻。
自然光下,斑駁的光影特別撩人!
從餐廚區望向臥室,空間的開闊和明亮體現得淋漓盡致,窗外有風景,室內有煙火,宜人美好。
自然光下居室呈現出和煦的暖調,工作的煩惱在進入臥室的一瞬間統統消失!
因為有獨立衣帽間,這裡便放置了一個木質兩門衣櫃,收納小倆口當季常穿衣物綽綽有餘。
生活的愜意,自然而然的呈現。
一幅掛畫+一盞落地燈+一把單人椅,形成了一個舒適的閱讀角。
飄窗一抹白紗加一層麻布遮光,白日裡,清風任來去,光影伴著窗外的湖景流傳交替,成為家中動人的風景。
乾濕分離的主臥衛生間,外部的盥洗區雙台盆設計,下方的收納櫃和上方的台面,完美照顧夫婦二人的日常洗漱。
次臥的配色清爽的多,不管是老人還是外甥女過來,藍灰色的基調搭配黑色鐵藝鋼架床,墨綠的窗簾,都是宜動宜靜的閒適。
水墨畫般的壁紙花紋只淡淡的幾筆,不爭不搶,藝術感十分強烈,三兩個繁複的歐式花紋抱枕用作軟靠,配以相近色系的靠墊妝點,輕鬆營造出柔軟又安心的舒適感。
床尾的書桌留下一方安謐,偶爾過來的外甥女或者爺爺奶奶,有一個安靜閱讀地方。
復古綠+黑色鐵藝床+植物紋樣,點綴小面積的金色,美式不再中規中矩,氛圍中融入了更多文藝情懷,克制有度。
次臥陽台兩面利用,一面是儲物區+綠植區,另外一面是洗衣區。
行李箱、電子設備到簡易工作檯,都集中收納到次臥旁的儲藏間,百葉門的設計,兼顧隱私和通風性。
儲物間位於次臥、客廳和兒童房的中間,所以很多雜物都收納在內,對於有孩子的家庭,有個單獨的儲物間太有必要了。
夫婦倆的2個兒子年紀尚小,他們的臥室特地選用了可移動的家具,不管是高低床還是兩門櫃,將來不管是分房還是換家具都很方便。
孩子們的浴室延續了整屋的格調,小白磚做了豎向錯拼,達到視線上拉伸空間高度的效果。
獨立衣帽間主要是用來收納家人換季衣物和被褥,上面空間結合儲物箱和儲物袋等收納換季被褥,下層空間按照四季的衣物分層分區收納,一目了然而且拿取方便。
空間整體讓人感到溫馨居家,每個地方都被有效利用,一家人的需求都被照顧到,還能讓來訪的外甥女和爺爺奶奶有獨立的空間,實在令人滿意!
施工期間,全程參與除了安心以外,能看到自己的家逐漸完成,這種成就感非常讓人滿足,感謝大家與我一同分享喜悅,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