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四位軍神,他們都是用兵如神的名將

2020-04-23     萌小糸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四位軍神,他們都是用兵如神的名將。

1、韓信

韓信的人生,起點非常低,成就非常高,最後不是死在戰場上卻是死在一群宮女手上,這大起大落,每每讀起都讓我唏噓不已,而我對韓信的人生也從崇拜到同情再到理性的批判。人都說韓信「成也蕭何敗讀起都讓我唏噓不已,而我對韓信的人生也從崇拜到同情再到理性的批判。人都說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功成身退遂得善終。司馬懿七十歲時滅曹爽,曹芳年幼,魏國實際權力已經盡在他的手中,司馬懿一生所求已經得到,但是司馬懿卻仍然不動手奪位,實在是城府極深。如果司馬懿立即奪位,難免背負罵名,然而司馬昭之心,得到,但是司馬懿卻仍然不動手奪位,實在是城府極深。如果司馬懿立即奪位,難免背負罵名,然而司馬昭之心,直到七十歲才撥開雲霧見日出,比起韓信的隱忍,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在成功之後仍然不忘形,考慮地仍然如此周全,實在是古今第一人。

2、李靖

李靖的軍事才能歸納

擅長各種環境下的戰爭。平定江南是在南方水澤地區,擊潰東突厥是在漠北草原,打敗吐谷渾則是在青海高原。三者的環境差異很大,但是,李靖在每一種環境下都沒有受到制約,都能克敵制勝。

擅長多種形式的戰爭。平定江南是水陸軍協同作戰,擊潰東突厥和打敗吐谷渾是騎步兵協同作戰,李靖都能嫻熟地指揮,並取得勝利。

擅長洞悉對手的意圖,出奇制勝。對文士弘的持重,對馮惠亮部、陳正通部的強攻,對東突厥的突襲,對吐谷渾的長驅直入,無不是深入地洞悉了對手的意圖後所作出的出乎對手、甚至是自己部下的決策。

3、項羽

破釜沉舟佳人伴,悲歌垓下男兒柔。美人一去君心死,捲土重來又何如。東城三斬為壯士,烏江亭長話欠多。而立之年感慨有,回首當年醉夢中。少年之志早已至,何須再心復秦統。八千子弟予身盡,更恨無顏過江東。中原馬蹄聲未止,塞外胡弦又上弓。烏江壯刎停亂世,烏稚李士願隨君。淘沙滾奏英雄曲,悠悠流水千古愁!

他失敗了,偶然的一次失敗,也是必然要遭遇的一次失敗!而他卻選擇了永遠……因為虞姬,因為八千子弟,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因為匈奴崛起,因為天下黎明百姓!所以,在今天看來,他的失敗是成功,而且是永恆!

4、霍去病

霍去病是一個被很多人嚴重低估的人。對,你沒看錯,就是被——低估!

例如,很多人抵制某電視劇的時候就說「霍去病怎麼可能和匈奴人做朋友?霍去病只可能對匈奴人恨之入骨。」電視劇固然瞎編,但說出這麼幼稚的話的人顯然也不了解霍去病,估計對他的認識僅限於「匈奴未滅……」吧。

因為霍去病保持著收匈奴人頭的記錄,以及「匈奴未滅」這樣的豪言壯語,以及年紀實在太小,以及《漢武大帝》這部影響很大卻嚴重失實的電視劇,讓很多人以為他就是一個突擊隊員的形象,或者說「一把尖刀」。除了「滅匈奴」這件事啥也不懂,也不感興趣。但事實是,天才的操作凡人永遠也無法理解。

總結:指揮作戰不是打遊戲,因為你指揮的是活生生的有自主能力的人。因此,軍事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組織能力,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 漢武帝固然可以給他提供最好的配置,然而他對匈奴人的駕馭能力,尤其是對戰場上新降匈奴人的使用,足以證明他本身也是一個具有領袖氣質的人。這是其他漢軍將領無法做到的,其他人可能連想都不敢想。

能夠帶領一萬個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大收人頭,已經堪稱神將!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是不是更神!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同時還要收服更多匈奴人,是不是更神!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收服更多匈奴人並立即帶他們打回去,是不是更神!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收服更多匈奴人並立即帶他們打回去,然後大家還要一起去匈奴聖地祭天!簡直天神下凡!

打到最後,N個匈奴人因為他在漢朝封侯(感覺劉徹都快破產了),匈奴人為他送葬!

頂禮膜拜!!!

可見霍去病不僅在今天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當年也是很多匈奴人心中的男神。匈奴人只服強者,因此我懷疑他當時在匈奴人心中的地位比他在漢人心中的地位還高(他在漢人士大夫中的形象可參考司馬遷)。

(我就不強調他開始這項工作時才19歲了,要不然大家更難以理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gWmqXEBiuFnsJQVSF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