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生活是什麼?
我喜歡作家韓寒對的詮釋: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人生短暫,生命無常,自己才是生活的主宰。要說崇拜誰,其實是那些有能力、有勇氣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以此度過餘生的人。
阿梅是我一位因文相識的朋友。
她喜歡在朋友圈記錄自己的日常點滴。於是,我有幸看到美圖:每一天,與她相伴的是百草千花、奼紫嫣紅;每一頓飯,她都做得活色生香、秀色可餐;每一張精緻浪漫的自拍,無關煙火,有染花草。
這樣一種生活,完全可稱之為詩與遠方。
中國姑娘阿梅,生活在瑞士某個鄉村小鎮,先生是歐洲人。從分享的圖片可以看出,她的窗外有一片遼闊清新的田園風光,她的門口有一條鮮花盛開的鄉間小道。
一度揣測,阿梅出生在一個溫馨和美、條件優渥的家庭,父母二人至少有一方具有文藝傾向,才會培養出她這追求審美的生活方式。事實並非如此。
阿梅是廣西柳州人,父母拾荒為生。在她記憶中,自己從來沒有擁有過一張書桌。父親是個酒徒,一旦喝醉,就會出口成髒。她還有個哥哥,媽媽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阿梅認為,自己就是現實版的「樊勝美」。
阿梅努力讀書,考進師範學校,出當英語老師,出國做翻譯,到後來選擇在瑞士安居樂業。她完全靠自己,一步步脫離灰暗的原生家庭,去遠方追求夢想。
王小波說:「一個人擁有此時是不夠的,還要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
阿梅正是憑藉出色的英語才能,創造了一個詩意而唯美的生活。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以畫家高更為原型,塑造出一個狂熱執著的追夢人。
書里有這樣一段話,讓我深有感觸:
一個人只是因為看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更有意義,經過短短半小時的考慮就毅然決定拋棄大好前程,這需要很強的性格。毅然走出這一步而永不後悔,這就需要更強的性格。
小說男主角史特利克蘭,就是一個性格極強的人。
人到中年,史特利克蘭工作體面,婚姻美滿,兒女雙全,結婚十多年沒和妻子吵過一次架。日子過得不咸不淡,無災無難。
不出意外,他將這樣度過平淡又平庸的一生。
有一天,這個眾人眼裡的「好丈夫、好父親、誠實的證券經紀人」突然離家出走,不告而別——只是為了畫畫!
從此之後,史特利克蘭似乎獲得一個新的靈魂,以常人難以理解的力量,完全為夢想而存在。
他為了畫畫,狠心拋家棄子,一個人到處流浪碰機會。
他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和意見,也不在乎生存環境,最後在幽僻山谷安定下來,與世隔絕,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史特利克蘭活著時,無人理解、欣賞他,有的都是不解、嘲諷、羞辱。去世後,卻被世人公認為天才,每一幅畫作都賣出天價。
他在窮困潦倒中,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走完一生。正如書上一句話:「他的人生已經圓滿了。他創造了一個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創造是美好的。」
尼采有一句名言,用來形容史特利克蘭,以及所有像史特利克蘭那樣,為夢想而存在,有勇氣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餘生的人恰如其分: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任何一種生活。」
像史特利克蘭這樣,突破正統三觀的活法,幾人敢去過?
可是,他那份追求夢想而一意孤行的勇氣,又不得不讓人嘆服。
史特利克蘭讓我聯想到到另一位畫家,只不過她的故事發生在現實世界:
美國的摩西奶奶,七十多歲拿起畫筆,八十歲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典型的大器晚成型藝術家。一時引起轟動,被稱為「摩西奶奶效應」。
她大概和史特利克蘭一樣,在某一刻,從心靈深處迸發出神奇力量,不可抑制地想要去做、並且做好畫畫這件事。
於是,在耋耄之年,借筆畫心,憑著對美的追求、驚人的毅力,創作了近二千幅作品,向世人展示出她從小熟稔農場生活與田園風光。
從心底流淌而出的畫作,讓摩西奶奶獲得極大聲譽,也讓她成為當時最知名的女性藝術家。
這自然算一種成功。相比而言,真正的成功,是她用一生積累和智慧,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度過餘生。就像她在書籍《人生隨時可以重來》中的一段感悟:
真正地愛自己,不是去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拚什麼輝煌的未來,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好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
不管你有多大年紀,生活其實有無限可能!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相比之下,世上有多少人懂得真正愛自己?
又有多少人,做著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
人有形形色色,生活方式也隨之千差萬別。
選擇一種生活,就是選擇一種存在狀,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
有人渴望富裕,有人追求極簡,有人在朝九晚五里感受安定,有人在浪跡天涯里找尋夢想……
有人空了就呼朋引伴,有人樂得個自在逍遙,有人喜歡在火樹銀光下展示風風火火,有人在空山新雨後清清靜靜……
那些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餘生的人,歸園田居的陶淵明、獨居瓦爾登湖的梭羅、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每天堅持跑步和寫作的村上春樹……還有很多無名之輩,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們和毛姆筆下的史特利克蘭一樣,都做到了「英雄豪邁,無畏無懼」。
尼采說:「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
餘生漫漫,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做回自己。以喜歡的方式,度過短暫一生。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