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校地合作」柔性引才,做大「梨產業」

2019-11-06     農村大眾

農村大眾報冠縣訊 (通訊員許永飛 林東全)日前,冠縣人民政府、山東農業大學、聊城市農科院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冠縣分院、聊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冠縣分院、山東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冠縣分院揭牌。

冠縣作為「中國鴨梨之鄉」,積極探索「梨產業」高端化發展新路徑,深耕「梨產業」及文化,大力推進「優果工程」,做優做強高品質林果,加速鄉村振興。幾年來,冠縣以「梨產業」為主的林果業,從賣果實到賣生態,從擴規模到引新品,從賣周邊到出國門,不斷向高質量發展,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目前,冠縣新優果品基地35萬畝,年產量達42萬噸,年創產值8億元,占全縣農業收入的25%。其中蘋果18萬畝,年產量20萬噸;梨8萬畝,年產量15萬噸。

此前,冠縣與山東農業大學共同舉辦了梨產業高峰論壇暨「山農酥」梨觀摩會。全國梨產業研究領域專家學者、相關企業、合作社負責人160餘人齊聚冠縣,圍繞梨產業各節點開展經驗交流,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和實踐成果,觀摩了「山農酥」梨培育基地等,攜手共話梨產業高質量發展。

依託豐富的古梨樹資源,冠縣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在韓路村建起了「中華第一梨園「生態旅遊景區,並將柳林花鼓、降獅舞、蛤蟆嗡等民俗文化資源融入其中,讓遊客在踏春賞花的同時,還能和當地村民一塊體驗精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去年,冠縣蘭沃鄉韓路村中華第一梨園產業系列文化活動入選全國「100個鄉村文化活動」名單。2017年,冠縣在經濟林建設上出台扶持政策:對新栽植成方連片大櫻桃、矮砧密植蘋果100畝以上的,驗收合格後,縣財政每株苗木補助15元;300畝以上的,每株苗木分兩年補助30元;500畝以上的,除享受30元苗木補助外,連續三年每畝補助土地承包費300元;1000畝以上的,除享受30元苗木補助外,連續三年每畝補助土地承包費1000元。

「林果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品種、新業態,而對接高校、培育新品種、引入新業態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冠縣林業局局長任廣民說。冠縣根據縣域經濟發展需求,探索柔性引才方式,實施「校地合作」「校企對接」,積極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在農業、林業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陸續建立起了「專家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校企共建實驗室」等,為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來冠縣發揮才智搭建平台或牽線搭橋,把引才從活動變成了機制,從「工程」變成了「平台」。中科院老專家工作站、北京林業大學、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聊城大學、濟南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院所的專家、教授,正通過這種柔性引才方式成為冠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智囊團」。

與此同時,該縣積極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從健全標準化生產管理、強化果品質量檢測、打造推廣高品質林果品牌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果品品質,著力提升果品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匯源集團瞄準冠縣林果業優勢,在生態農業、綠色食品加工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投資1.8億元,建設高端矮化自根砧蘋果示範園及苗木繁育基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2IgQW4BMH2_cNUgQTW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