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最近的疫情是一面照妖鏡。
其實,哪裡是最近的疫情,每次大災大難時,不都是對國民文明素質的一次大考嗎?
只不過,在這些大考面前,有人交上了最美答卷,有人的醜態卻原形畢露。
這兩天,令千夫所指的新聞是,李文亮的名字被人搶注成商標。
這事情,大家大概都聽說過了:
李文亮去世後,全國人民正在沉浸地哀悼他時,有人卻從中看到了商機,
耍小聰明地想:
如果將這個名字註冊成商標,以後大概就是暢銷品牌了吧,反正李文亮已經不在人世了。
自以為聰明,卻讓輿論一片譁然:
怎麼可以這樣吃人血饅頭?
怎麼可以這樣不分大是大非,唯利是圖?
怎麼可以這樣眼睛裡只有錢,連基本的道義和倫理都不顧?
雖然商家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已經道歉了,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感嘆:
這一場輿情,就是一面照妖鏡啊。
有多少人的文明素質,道德情操,公民精神等,都在其中照出了原形。
有奇女子,前幾天,從獄中出來後,發著燒,居然可以千里夜襲京城,
完全不管不顧自己是個感染者,完全只想著自己能回到每平方米十來萬的家裡,
至於回到家裡後,會否傳染給他人,會不會給帝都人民帶去風險?——那不是她考慮的事情。
雖然,這件事如何發生的,目前仍在調查,
但確實讓很多人心生感慨:
災難面前,有人不顧生死逆行,就有人只顧自己死活。
還有些人,自我隔離在家,把不滿全發泄在社區義工身上。
他們根本不在意,每天都為隔離居民送菜上門的社區員工,有多辛苦。
許多社區的基層工作人員,一個人往往要服務好幾幢樓,加上各種其他防疫工作,已經夠不容易了。
結果,還有人把他們當丫鬟使喚。
就像一些社區員工抱怨的:
有些在家裡嗑著瓜子的居民,恨不得將社區工作人員當家裡的保姆。各種無理要求,比如要吃特殊的肉食,要我們跑遍大半個城市,去買不見得能找到的商品。
總之,他們眼裡只有自己。
當然,還有些人,他們不會做最出格的事情,但是,他們會選擇做一個精緻的利已主義者。
就像一個我認識的網紅,在武漢小有名氣。
1月23日封城那天,她第一時間購買了早班飛機票,離開了武漢,去了泰國。
到了泰國後,她還第一時間發了一個朋友圈,慶幸自己在武漢封城後反應迅速。
接著曬了在泰國買的高檔公寓,小區里的游泳池,然後不忘感嘆下:
我當年多麼有先見之明,在泰國買了度假居所。
據有人統計,疫情發生後,大批明星都去國外避難了,沖在一線救災的,好像只聽說過韓紅。
疫情也是一次大考,更多的中國人,讓我們一次次淚流滿面,一次次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你肯定還記得排雷英雄杜富國吧。
他在雲南排雷時,為救護戰友,自己失去了雙眼。
這次疫情期間,杜家四兄妹齊上陣。
一個弟弟在邊疆保衛國家,一個弟弟在醫院救治病人,一個妹妹主動請纓,到抗擊疫情一線。
國有難,杜家人前赴後繼,為國分憂。
你肯定還記得那些大批從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吧。
有的人,推遲了婚期;有的人,獻出了生命。
有些人像鍾南山、李蘭娟,老將不下火線。
有些人,像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張院長一樣,身患漸凍症,妻子感染,自己不顧個人安危,也要堅守好自己的崗位。
你肯定還記得那個穿著破舊皮鞋,堅守在封城期間的武漢的快遞小哥吧。
有一天在路上,他碰到母親帶著兒子,扶著疑似病例的丈夫去醫院,實在走不動了,他們請求快遞小哥幫幫忙。
然後,快遞小哥幾乎不假思考的,用自己的電動車馱著病人去醫院。
當然,慶幸的是,他沒有被感染。
這些天過去了,我們還記得他嗎?
你肯定也記得大批的志願者。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網友「安吉拉」的故事?
武漢封城的這段時間,城中最需要關心的除了病人,還有就是那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將一切推給人手不夠的社區和居委會,顯然在這個非常時期不現實。
安吉拉召集了一群志願者,他們籌錢籌物資,然後送給那些社區需要幫助的老人和兒童。
他一個人就收留了兩個無人看護的感染者的孩子。
每天,他還和志願者們將蔬菜按份分好,然後一個個送到老人們的門口。
那些在這個非常時期收到他們送蔬菜上門的老人,內心該是怎樣的溫暖和感動?
你當然更熟悉武漢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記吧。
她用一篇篇日記,用最真實的平民視角,去記錄普通武漢人的日常生活。
她對不公大聲批評,說自己即使老了,但批評的氣力從來不會老。
她對百姓的苦難充滿悲憫和同情,經常眼含熱淚。
她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天憫人。
所以,當新的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得讓人擔心時,
中國人,卻用自己最有力的行動,在最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力挽狂瀾,
讓疫情形勢一步步向好的方向轉變。
儘管,現在還遠遠到不了慶祝勝利的時候;甚至,即使最終勝利,我們也不如多多反思,多多紀念,
畢竟,這一次本不該大面積蔓延的疫情,讓很多同胞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2020年的這個春天;
但我們確實有理由,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強韌,為許許多多普通中國人的光和熱而感動。
這一點,許多國外友人也是看在眼裡。
2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時,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感嘆:
「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國治療。」
因為他考察過中國的醫院後,對中國投入之巨大印象深刻。
他同時還說:
「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當這場疫情過去,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知道在這次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奉獻很多。」
他的這段話也讓當時的翻譯小姐姐幾度哽咽。
正是有那麼多的中國人,眾志成城,齊心奉獻,才讓這場疫情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得以初步控制。
所以說,每次大災大難來時,不是某一個人改變了歷史,是千千萬萬的平凡中國人,讓這個國家轉危為安。
當然,總有一小部分人,他們總是想渾水摸魚,占盡便宜。
前者,是我們的光,是國之棟樑,守護著我們的安全感,我們要把掌聲奉獻給他們;
後者,是我們要唾棄的,批評的,反對的,因為有他們在,國家就有隱患。
就像那些只考慮自己口腹之慾吃野生動物的人,因為他們的自私自利,才讓中國蒙難。
點個在看,讓那些逆行者的付出不會埋沒,
讓自私無良的人,不敢再猖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vhtnnAB3uTiws8KEU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