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十五年社保也不一定領取養老金

2019-06-13     北京社保專家

咱們的社保,不是繳滿15年就完事了,如果這個細節沒有注意到,就算到了退休年齡,你照樣領不到養老金。

通常我們所繳納的基礎養老金帳戶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帳戶,另一種是臨時帳戶。大多數人繳納的錢都是進入普通帳戶中的,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繳納的錢是進入臨時帳戶的,就算你繳滿了15年,到了退休年齡也可能領不到養老金。那這麼分辨自己的帳戶是臨時帳戶還是普通帳戶呢?

判斷自己的帳戶是不是臨時帳戶,方法也很簡單。如果女性超過了40歲,男性超過50歲之後,在非戶籍地繳納的社保都會進入臨時帳戶。這種情況存在於外來務工人員,或者是在外地繳納社保的職工。

因為國家對收到的社保繳納基金是有統籌安排的,並且根據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基數進行繳納,另外養老金的發放水平和醫保報銷比例,每個城市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外地交的社保都會進入臨時帳戶,這樣才能適應你們當地的社保安排和水平。那麼繳納的錢進入臨時帳戶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的臨時帳戶繳滿了15年,放心,你的錢是不會少也不會丟的,只需要多一步操作,把臨時帳戶里的錢轉到戶籍所在地的普通帳戶就可以了。一般回到家鄉的社保局,辦理社保轉移,這樣才能享受到退休的福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單位為個人繳納的16%的養老保險費,並不能完全被轉出。因為勞動者的個人帳戶的錢100%可以被轉出,但是單位交的錢同樣是統籌帳戶的錢,一般只能轉出12%左右,為的是平衡各地的社保局統籌基金。不過也不用擔心,我們享受的養老金大部分都是自己交的個人帳戶,被統籌到的錢是很少的,因此少這4%也沒什麼影響。

如果你在非戶籍所在地繳納的社保,除了是按照戶籍地水平來享受的,另外醫保報銷比例也是按戶籍所在地水平享受的。一般大城市每年報銷上限更高一點,例如廣州來說,每年報銷上限為10到20萬,而三四線城市的每年報銷上限為5到10萬。

除了養老金和醫保外,其他異地繳納社保是沒有影響的。因為生育險、失業險和工傷險都是全國統一標準,並且任何地域都可以及時保險,所以跟在不在戶籍地沒什麼關係。

是不是非戶籍所在地比較麻煩,我就不能外出務工了呢?當然不是,如今社保改革後,手續轉交方面已經容易得多,並且醫保也可以異地報銷,所以外不外出務工,對社保沒什麼影響。只要記得退休回來時,把臨時帳戶的錢轉結到當地的普通帳戶中就可以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vTDHmwBmyVoG_1ZJi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