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赤水開展林下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現場培訓

2020-07-28     慢游赤水

原標題:貴州遵義赤水開展林下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現場培訓

近日,在貴州省遵義赤水市復興鎮涼江村桐子榜林下竹蓀種植示範基地開展了林下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現場培訓會,共有當地林業專業合作社、科技示範戶、有意向發展林下食用菌的大戶等70餘人參加了培訓會。此次培訓會,邀請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竹子協同創新與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謝錦忠教授現場授課。

培訓方式主要採取面對面授課+現場觀摩講解相結合,謝錦忠教授主要從竹蓀生物學特性、竹林下仿野生種植竹蓀的場地選擇、原料和基質配製、栽培方法、種植地管理、採收加工等技術進行詳細講解,強調在基質發酵、菌絲生長、出菇期間等管理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濕度等關鍵技術;在桐子榜林下竹蓀種植示範基地現場觀摩中,謝錦忠教授再次對林下竹蓀種植技術進行講解,邊觀摩邊講解,詳細解答學員提出的問題。謝錦忠教授介紹,針對竹蓀種植特性,同一地塊不能連續種植,要隔三年才可種,可採取輪種的方式,即種一年竹蓀,再種三年大球蓋菇,又種一年竹蓀,實現永續利用林地種植林下食用菌。

通過這次現場觀摩培訓會,學員紛紛表示收穫很大,對竹蓀的種植技術有了更深了解和掌握,真正學到了適用技術,解決在種植竹蓀中遇到的難題和關鍵技術問題,有效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經濟收入。市林業局產業發展和建設股還面對面建立了林下竹蓀種植微信群,學員們、種植大戶們積極加入,互相交流經驗、互相學習,謝錦忠教授也加入了該群,隨時解答學員們提出的問題,進行技術交流。

此次培訓會舉辦非常成功,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今後赤水市林下經濟--林下菌種植髮展起到技術推廣示範作用。

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

赤水市林地面積達224萬畝,其中竹林地132.8萬畝,楠竹52.8萬畝,雜竹80萬畝,緩坡、斜坡林地占30%,約40萬畝竹林地可實施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種植。依託豐富的竹林資源,充分挖掘林下經濟潛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種養殖業,在有限的空間環境當中,盡最大努力提升竹林綜合利用效益,發展林-菌、林-藥、林-雞、林-蜂等;可採取「國有平台公司+社會專業實體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四位一體模式,解決貧困農戶缺資金、缺技術的難題,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參與經營和就近務工等方式增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Ji6k3MBSTrcFlvZ2vu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