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十大美女之大唐才女魚玄機

2019-12-21   萌小糸說歷史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咸通(唐懿宗年號,860-874)中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進長安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與文學家溫庭筠為忘年交,唱和甚多。後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於《全唐詩》。有《魚玄機集》一卷。其事跡見《唐才子傳》等書。

魚玄機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約十歲,與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相識,並吟詩作對。她出家後,對李億卻還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魚玄機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據記載,後因打死婢女綠翹,為京兆尹溫璋判殺。

至二十世紀,魚玄機引起許多學者關注,對其進行專門研究。研究文章有許褘之《女詩人魚玄機》、譚正璧之《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魚玄機》、盧楚娉之《女冠詩人魚玄機》等,及至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更有繆軍之《試論晚唐女詩人魚玄機及其詩作》、曾志援之《試評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的詩》、王中華之《敢於亂禮法的女性——談魚玄機的詩》、艾芹之《魚玄機的女性意識及其愛情》、張乘健之《感懷魚玄機》、蘇者聰之《論唐代女詩人魚玄機》、曲文軍之《女詩人魚玄機考證三題》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還出版了彭志憲等編著的《唐代詩人魚玄機詩編年譯註》。

關於魚玄機的罪案,溫州大學張乘健教授認為,《三水小牘》關於魚玄機「妒殺」綠翹的故事有編造的痕跡。理由有二:一、綠翹已死,她死前和魚玄機說的話來源不可靠;二、綠翹作為魚玄機的女僮,年齡頂多不過十幾歲,而說的話義正詞嚴,全然不像天真爛漫的稚齡女孩子的口氣。這些話未見得是皇甫枚所編造,很可能就出自京兆府刀筆吏對魚玄機罪案的陳述;而綠翹斥魚玄機「淫佚」,簡直就是京兆府尹對魚玄機嚴正的判詞。張乘健認為,綠翹事件必定有複雜的背景,裡面隱藏著隱秘的委屈和細節;所謂魚玄機「妒殺」案是亘古之謎,也是千古奇冤。

關於對魚玄機的評價,明代文學家鍾惺在《名媛詩歸》稱「絕句如此奧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畫得出,即刻劃得出,而音響不能爽亮……此其道在淺深隱顯之間,尤須帶有秀氣耳。」現代作家施蟄存說:魚玄機詩一卷,四十九首,還有一個南宋刻本……她的詩以五、七言律詩為多,功力在薛濤之上與李冶不相上下。

那一年,溫庭筠正好離世,魚幼薇內心最後一點寄託也離去了,他改名魚玄機,開始了自己豪放的生活。可能是因為不再相信愛情,或者是為了報復李億的絕情,魚玄機縱情於風月之中,來往咸宜觀的王孫公子、落第書生、風流樂師不計其數。在其中,魚玄機還是被一個文藝青年陳韙吸引了,可是陳韙與魚玄機的。

侍女綠翹私通,在綠翹的言語刺激下,魚玄機便殺害了綠翹。這一罪行導致魚玄機被判極刑,年僅二十四歲。

人的一生,無論做什麼都有度來衡量,魚玄機的悲劇在於她的失度,一味地放縱自己追求慾望,最後只能被慾望吞噬。願你能明白,愛一個人,先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