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一川 通訊員 李東亞
小區頻頻起火,近半年已著火十餘次。
鄭州市二七區一小區居民開始驚恐不安、夜不敢寐,唯恐自家的物品發生火情。民警得知情況後,迅速展開調查,並「意外」偶遇嫌疑人,當場將其擒獲。
4月15日凌晨0時許,家住二七區南福民街24號樓的姚女士到樓下查看電動車充電情況,發現樓下有火光,打開門看到是樓下遮陽棚著火了,就連忙叫醒丈夫一起下樓滅火,並撥打了110報警。接到報警民警趕到現場,了解到是院內的遮陽棚、遮陽布、舊沙發著火,由於撲救及時並沒有引燃其他物品,但現場的群眾告訴民警小區這個月已經著火5次了。第二天一早,出警民警將情況向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三中隊中隊長張傳奇進行了彙報,得知這一情況,張傳奇立即安排中隊的辦案能手民警聶昌龍走訪調查此事。
於是,聶昌龍來到該小區走訪,群眾聽說是來了解著火警情時,紛紛告訴民警,小區內半年來已經著火10餘次了,院內的雜物、防雨棚、垃圾箱都莫名其妙的著過火,大家從不在意到現在開始懷疑是誰家的「熊孩子」玩火造成的,還有群眾反映院內正常停放的電動車也「自燃」過。群眾的話引起了聶昌龍的重視,他了解到,小區 21號樓的鄭女士家在4月8日晚23時門口曾發生火災,由於門口自家的電動車著火,引燃樓道的雜物和電線將房門燒毀,大火蔓延到家裡,好在家中無人,僅把家中的家具燒毀,直接損失價值23000餘元,現在正準備重新裝修房子,讓鄭女士感覺奇怪的是當時電動車並沒有充電,但鄰居們都懷疑是她充電引起的,這讓她感到「很無辜」。
隨後,聶昌龍調取了小區的視頻監控錄像,通過查看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證明是人為縱火。為進一步了解情況,但又調取查看了4月15日凌晨的監控錄像,意外發現火災發生前後曾有一名男子出現在現場,於是民警對模糊視頻中出現的男子體貌特徵進行分析,圍繞特徵對小區居民走訪調查。為準確找到嫌疑人,民警決定深夜開展調查,只看特徵不看面貌。4月20日晚10時許,聶昌龍來到小區22號樓準備入戶調查,這時,從樓上下來一男子,民警抬頭一看竟和視頻中的嫌疑人走路形態一模一樣,擦肩而過時發現他手腕上的黑表特徵完全一致,民警連忙快步上前將其擒獲。
經訊問,嫌疑人李某翔很快承認了多次縱火經過,僅4月份就在小區放火5次。據其交代,他今年26歲,在小區居住照顧姥姥,大專畢業後在英協路凱特廣場一家大型超市擔任理貨員。因嫌生活太無聊,一次在下樓點燃垃圾時感覺心裡又緊張又刺激,後來發現沒有燃起大火和發生什麼大事,也沒人發現,就繼續放火的尋求刺激。
4月8日23時許,他從家裡出來到樓下倒垃圾後,又萌發惡念,在21號樓的一個單元發現門棟里停著一輛電動車,就用打火機將蓋在電動車上的紅布點燃,看到大火燃起,忙跑回家中睡覺,於是就釀成了鄭女士家的那場大火。
目前,李某翔因涉嫌尋釁滋事已被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春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wvwr3EBiuFnsJQVy7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