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多偉大?魯迅:不讀它,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2019-07-11     喜馬拉雅

你可知道,《道德經》在世界上有多牛?

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

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魯迅說:不讀這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林語堂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它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

2000多年來,它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

它談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談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它談處世原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大至天地,小至塵泥,到修身、養生、處世、治國,萬象森羅,盡收眼底。

毛澤東說,《道德經》是一部兵書。馬雲行商數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

古今中外的高人,談起這部經典,已經不再是讀沒讀過的問題,而是一生讀了多少遍。

漢學家余英時稱其「將道家的哲學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在激烈競爭的時代,你或許也在人與人的爭鬥和輸贏之中疲憊而困惑。《道德經》帶你擺脫日常思維,從「道」的層面思考和應對問題,你會發現「後退其實是向前」,發現另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

香港中文大學劉笑敢的《劉笑敢:<道德經>古今智慧100講》在喜馬拉雅獨家上線,30年道家研究心得,七十載人生經歷,他將為你解讀老子獨特思想及其對當代生活的啟示。

他是國學大師張岱年授業的第一批博士,學術功底深厚,著作等身,被稱為中國哲學界的中堅力量。

初試啼聲,他的博士論文就震驚學界,讓吝於言辭和筆墨的張岱年直呼「精彩」,還在無意中挑戰了著名漢學家葛瑞漢,西方學術界的大門就此為他敞開。

他精研老莊哲學數十年,融貫中西,兼顧百家,「解傳統文化而取中西會通的思維方法」。

他的著作《老子古今》花費十數年才完成,被哲學家勞思光評為「乃多年來所未見的傑作」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余英時稱其「將道家的哲學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密西根大學任訪問學者、講師。課程立足原典之上,並融入社會命題、人生問題的探討,廣受學生好評。

「詳備精審,乃多年來所未見的傑作」

劉笑敢喜歡學術研究,總是能從中獲得樂趣,與樂趣相比,是否被同行理解,同行是否認為他的研究結果重要,都是其次。重要的是,這是他自己的發現,這個發現太妙,太有意思,太值得。

比如,《老子》版本眾多,這些版本是如何演變的?演變過程能否有新的啟示?1990年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時,劉笑敢再次用語言學的方法進行研究,根據不同版本的文本字句,推斷文本的演變過程以及文本最早的狀態。


劉笑敢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他的發現:這是我自己獨特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很滿足,很有收穫。

劉笑敢豪不遮掩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發現的,就覺得太高興,太奇妙,太值得了。

這種不依據某個單獨版本,而是列出所有版本,對不同章節不同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以及以此寫成的《老子古今》卻再次為劉笑敢贏得聲譽。

除了余英時的高度評價之外,哲學家勞思光認為:對老子之版本及地下數據之校勘及詮釋,詳備精審,乃多年來所未見的傑作。

讓老子被誤讀的思想通過更廣泛的傳播,被「拿回來」

劉笑敢坦言,他做學問,一,遵循文本原意,二,不套用別人的觀點,哪怕這個人再權威,他也不盲從,而是在忠實文本原意基礎上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發現。

舉例來說,「道法自然」出自老子。但自然一詞指什麼?根據王弼的註解,這是指個體的自然。王弼是歷史上有名的經學家和哲學家,劉笑敢的同行、老師、學生都以此為權威,深為認同。

劉笑敢卻不!

王弼這麼認為,並不等於老子就是這個意思。於是,他拋開王弼的註解,反覆閱讀《老子》原文。

研究之後,劉笑敢認為,老子的「道法自然」著眼點是百姓、物質、生命,是天下萬物,是更高層次,更大格局的自然,並非單指個體,也並非現代漢語或英語、德語、法語中的自然。



然而,劉笑敢重視文本原意,卻並不因循守舊,他認為,儘可能重視原文,不加入現代觀念,但並非滿足於回到古代,思考問題還是要立足現在。

劉笑敢闡述「道法自然」的價值:不能單純認為它是什麼,因為老子的概念在後代沒有對應的詞彙。但可以將它看成一種原則,一種理想的狀態。

這對現代社會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舉個例子,如果將「道法自然」應用到企業、學校、家庭,是選擇自然的秩序,還是強制的秩序?「我十個手指頭摁著十個人,你們誰都不要亂說、亂動,這是一種秩序。」劉笑敢說,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有自然而然的成長環境,有秩序但不強制。


在劉笑敢看來,老子的思想屢被誤讀,而這樣的例子遠不只是「道法自然」,還有「知其雄,守其慈」等等。

正是這些原因,他接受喜馬拉雅的邀請,為大家講述老子,使自己的研究被更多人知曉,而老子被誤讀的思想,也能通過更廣泛的傳播,被「拿回來」。

關於主播:

《劉笑敢:道德經智慧100講》主播劉笑敢,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學大師張岱年授業的第一批博士。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密西根大學講師。融貫中西,精研老莊哲學數十年,學術功底深厚。課程立足原典之上,並融入社會命題、人生問題的探討,和你一起讀道論道,發現更自在的生活方式。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eSwQmwB8g2yegNDDFDT.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