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臨,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朗誦藝術家

2019-06-06     泰州小叟

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孫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京。中共黨員。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朗誦藝術家。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婁等國際電影節評委。歷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華夏影業公司藝術總監。2007年12月28日上午8點59分,因心臟病突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孫道臨幼年時代生活在一個知識家庭。1938年入 燕京大學哲學系學習,曾參加燕京劇社的演出,在校期間曾演出過《雷雨》、《生死戀》等劇。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烏鴉與麻雀》。

幼年時代生活在一個知識家庭。1938年入燕京大學哲學系學習,曾參加燕京劇社的演出,在校期間曾演出過《雷雨》《生死戀》等劇。

1947年畢業於燕京大學。

1943年起參加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國華劇社等演劇團體。

1948年開始步入影壇。

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4年後孫道臨自編自導影片《雷雨》、《非常大總統》,並在兩片中分別飾演男主角。1992年執導了根據肖復興小說改編的電影《繼母》。2001年,80歲的他導演的電影《詹天佑》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出版有詩歌散文集《走進陽光》、盒帶《唐詩欣賞》等。

新中國成立後,他加入上影廠繼續從事表演創作。主演及參演了《民主青年進行曲》、《女司機》、《南島風雲》、《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萬紫千紅總是春》、《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10餘部影片的拍攝,其中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塑造了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都是中國電影表演畫廊中的佳作,他的嗓音渾厚,吐字清晰,感情豐富,他所配音的影片有《王子復仇記》,解說的影片《魯迅傳》,都極有魅力,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朗誦藝術家。

孫道臨也是一位優秀的導演,1984年後他自編自導影片《雷雨》、《非常大總統》,1992年執導了根據肖復興小說改編的電影《繼母》。而近來他被人們提起最多的是執導的電影《詹天佑》,2001年,80歲的他導演的電影《詹天佑》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在北京的首映式上,孫道臨所享受到的"掌聲與喝彩"比那些當紅明星們要熱烈得多。

2007年12月28日早上8時59分,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因病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

1962年王文娟與孫道臨結婚照

電影演員孫道臨和越劇演員王文娟於20世紀60年代結婚,但對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調處理。孫道臨在他出版的專集《走進陽光》中,甚至對兩人的婚事隻字未提。

孫道臨出生於北京,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受同窗摯友黃宗江的影響,逐漸走上電影的道路。之後在《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等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角色,成為一顆璀璨的明星。但年屆四十的孫道臨一直沒有理想的意中人。

王文娟是浙江嵊縣人,13歲到上海學唱紹興文戲,因聰明好學,很快挑起頭肩花旦的重任。20世紀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傳》《紅樓夢》《追魚》。但因為忙於演藝事業,直到50年代末,已過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閨中。

有段時期,孫道臨幾乎被越劇醉倒,只要能騰出時間,他就去觀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劇。有一次,孫道臨直率地去找黃宗江和黃宗英兄妹倆:"噯,

王文娟與孫道臨在廬山

我想結婚了,請幫忙找個對象。"黃宗江說:"算來只有越劇團的王文娟還待字閨中,不知你對她感覺如何,如合得來,這大媒人我包下來了。"孫道臨的心事被另一位熱心人也察覺出來了,她就是孫道臨的同事張瑞芳大姐。在幾位好心人的促成下,60年代初,這一對大齡男女終於完婚了。這一年孫道臨39歲,王文娟35歲。

照相大家都會喊"茄子"

孫道臨是銀幕上公認的"美男子",他飾演的諸多藝術形象,以風流倜儻、儒雅洒脫的氣質聞名於世,他那俊朗優雅、笑容可掬的"明星照",也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追捧。有人曾問孫道臨,緣何照片上的表情那麼好?他一語道破天機,說拍照時輕輕念一下"茄子"這個詞,口形就會展露笑容。大家一試,果然立竿見影。一次周總理與藝術家聚會,在拍合影時有人講起孫道臨的這個"妙招"來,總理聽罷笑道:"來來來,那咱們都來說茄子!"。後來《大眾電影》記者披露了這一細節,"茄子"一詞便不脛而走,以致一般一照相大家都會喊"茄子"了。

小叟申明:所有內容均不代表本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如內容有害或侵權,聯繫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eNzCmwBmyVoG_1Zrt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