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會增加十幾種癌症患病風險!這份篩查攻略,馬上跟著做起來

2019-09-06     BTV養生堂

癌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這十幾年來,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不斷上升。而今年上海的一項研究更是發現,糖尿病與癌症也存在一定關聯,2型糖尿病人總體和某些特定部位的患癌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

為了能早期發現癌症,近年來人們對癌症篩查越來越重視。許多體檢機構也趁機推出各種癌症篩查套餐,但其中不少價格昂貴、項目設置不合理,讓人白白花了冤枉錢。那麼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應該怎麼進行癌症篩查呢?

一直以來都有糖尿病與癌症存在關聯風險的推測,但直到今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一項研究才證實了這個想法。這項研究在4年期間分析了40多萬名患者數據,結果發現男性糖尿病患者相對一般人群,患癌風險高出34%女性糖友的患癌風險更高,超出一般人群62%

同時,男性2型糖尿病人被證實與11種癌症的風險升高有關。最高的是前列腺癌,超出普通人群86%白血病、皮膚癌、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也均升高超過50%

女性2型糖尿病人與13種癌症風險升高有關,其中鼻咽癌發病率高出普通人群2.33倍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發病風險高出1倍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風險也有明顯升高。

糖尿病人要想更好地防癌抗癌,最好是進行針對性的癌症篩查,這樣既不浪費時間與金錢,也能減少對身體的損害。

小貼士

糖尿病人之所以會有更高的患癌風險,主要是因為其發病因素(如肥胖、胰島素抵抗等)與癌症相似,兩者存在共同的致病基礎。

無論是糖尿病人還是普通人群,都不建議做全套癌症篩查項目,最好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一些有高危風險的項目進行「個性化」的癌症篩查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下面這幾個篩查項目值得一做。

肺癌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同時也是糖尿病人更易患的癌症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肺癌患病風險會逐漸增高,所以50歲以上以及長期吸煙的糖友更需做好該病的防治工作。

主要篩查手段:腫瘤標誌物檢查、肺部低劑量CT

肺癌的腫瘤標誌物一般包括6項,如果其中多項指標升高,那就需要進行下一步的影像檢查。不過有一點希望大家明確,某一項指標的升高並不代表一定有問題,但指標全正常也不能保證一定沒問題。

此外,針對肺癌的影像檢查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胸部X光片,一種是低劑量CT檢測。X光每年體檢時都會拍,但它很難發現早期肺癌,所以建議肺癌的高危群體,最好每年加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以儘早發現細小腫瘤。

肝癌

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女性糖友患肝癌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倍40歲以上且有B肝等慢性肝病史長期酗酒有肝癌家族史合併有脂肪肝的糖友,每6個月就應進行一次肝癌篩查。

主要篩查手段:腫瘤標誌物檢查、腹部B超

腫瘤標誌物中的甲胎蛋白高低,對於發現肝癌有著重要作用,糖友要特別留心這個指標的異常。

在做完腹部B超後,糖友還要特別留意B超報告下的文字描述和結論,如果出現「免疫組化」這四個字就說明需要進行更精準地診斷。一般B超篩查有疑議時,醫生會建議進行核磁檢查。

乳腺癌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35歲以上的女性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囊性增生病史或是未生育,就屬於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每年需進行一次相關篩查。

主要篩查手段:乳腺觸診、乳腺B超、乳腺鉬靶檢查

由於東方年輕女性乳腺密度比較高,細小的腫瘤容易被遮擋,鉬靶檢查難以發現,所以建議45歲以下女性做B超檢查。而45歲以上女性因乳腺組織逐漸萎縮,故採用鉬靶檢查更容易發現腫塊。

小貼士

乳腺癌是一種女性高發腫瘤,但請各位糖友不要忽略,男性也有發生乳腺癌的可能,只不過發病率相對女性而言非常低而已。

食管癌

我國食管癌發病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這與我們平常喜食燙食、趁熱吃的飲食習慣有關。建議40歲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常吸煙酗酒以及有上消化道症狀的糖友每年做一次食管癌篩查。

主要篩查手段:食管鏡、X線鋇餐檢查、食管功能測定檢查

目前各種標誌物檢查尚不能篩查食管癌,所以臨床上多採用內鏡篩查來發現食管癌及早期癌變,效果不錯。

胃癌

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合併有慢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糖友,都應該定期進行一次胃癌篩查。

主要篩查手段:胃鏡、幽門螺桿菌檢查、胃蛋白酶原檢測

結直腸癌

這十年間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增加了34%,尤其在一些一二線城市,其發病率上升得更快,目前已高居惡性腫瘤榜第二名,無論是男性糖友還是女性糖友,都要及時做好預防。

主要篩查手段:肛門指診、腫瘤標誌物、結腸鏡檢查、大便隱血檢查

40歲以上的糖友,每年應進行一次大便隱血試驗50歲以上糖友,在大便隱血試驗的基礎上,每10年應做一次結直腸鏡篩查;患有腸息肉、慢性腸炎等疾病的高危人群,每5年就需做一次結腸鏡篩查。

鼻咽癌

女性糖友的鼻咽癌發病率要高出普通人群2倍還多,需將此作為重點癌症篩查項目。此外,鼻咽癌在廣東、廣西兩地極為高發,建議30~65歲間身處這兩個地區的糖友,以及EB病毒抗體陽性頸部有不明異常腫塊有家族鼻咽癌史的糖友注意篩查。

主要篩查手段:鼻咽鏡

注意

男性糖友極為高發的前列腺癌,因篩查獲益較小、不確定性高,而且還可能帶來一些潛在危害,最好與醫生充分商議之後,再決定是否進行PSA檢測。

健康說

有些糖友覺得既然要篩查,那不如就直接做個最高級的PET-CT,一次全查清。PET-CT的確可以將全身潛在的早期腫瘤都找出來,但一般在其它篩查方法無法準確診斷時,最後一步才會採用。因為這種CT對身體損害相對較大,而且價格還很昂貴就單純篩查而言沒有這個必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XUETW4BMH2_cNUg4Q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