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2歲的蘇姐,是我多年的老朋友。
半年前,經歷中年危機,婚姻觸礁。
劇情比較老套:
丈夫在一次出差過程中與異地女客戶發生一夜情。
豈料女客戶深陷,日日發思念信息,被蘇姐發現端倪。
丈夫誠心悔過,坦白從寬,當著蘇姐的面,打開免提,與女客戶通了最後的斷交電話,然後刪除所有聯繫方式,保證斷得一乾二淨。
在行動和態度上,蘇姐認可他是真心的,誠實的。
可日子還是難以為繼。
蘇姐每日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一周一狂吵。
吃飯時,丈夫隨口說一句菜咸了,她當場摔筷子:「有本事讓外面的騷貨給你做!」
睡覺前,她一想起那件事,就要把丈夫從被窩裡拎出來,逼著他一遍遍交待那晚的所有細節:喝了多少酒,去了哪家酒店,怎麼上的床……
有時當著孩子的面,她也忍不住含沙射影冷嘲熱諷:「呵,你爸多有本事呀,哪天我死了,他立馬給你找個年輕後媽!」
丈夫一忍再忍,終日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出。
有朋友勸蘇姐,既然還要繼續過,就適可而止。
蘇姐不甘:「他辦出不要臉的事,就得受罰,就得贖罪!」。
在她看來,這個男人,一朝失足犯錯,永世不得翻身,只能任她羞辱,任她蹂躪,直至她惡氣出盡,他方能苦盡甘來。
而未等到那一天,丈夫先提出了離婚。
蘇姐大哭,認定他與女客戶藕斷絲連,死灰復燃。欲將兩家父母親友召集一堂,集體彈劾負心漢。
聽她講到這,我問她:
「你的目標是什麼?離婚嗎?」
她抹一把淚:「我要真想離婚,早就離了,還折騰什麼!」
「既然不想離婚,那你的目標是什麼?」
「繼續過啊!」
「想過成什麼樣?」
「這還用說,誰不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
OK,我問完了。
她的終極目標是,過和和美美的日子。
而她所做的事,卻沒有一件朝著這個目標推進。
後來我跟蘇姐的丈夫聊了一次,四十多歲的大男人雙淚直流:
「真的太痛苦了,我犯的錯甘願受罰,可我真的斷了,改了,可她這麼沒完沒了地鬧,簡直是無期徒刑。我也想好好過,可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02
今天並不是要探討男人出軌後女人該怎麼做。
我想說的是,很多女人面對問題時,都容易犯這種錯誤——
不能聚焦目標,一味被情緒牽制,最終事與願違。
明明想把婚姻經營好,卻非要一遍遍揪著過往不放,最後漸行漸遠,兩敗俱傷。
明明心中有明確需求,非要玩猜心遊戲,最後煩得男人轉頭睡覺,一了百了。
明明是對婆婆不滿,偏要冷暴力懲罰老公。最後逼得男人和婆婆站成一隊,自己孤立無援。
明明想讓孩子愛學習,卻總是罵他笨、寫字丑、腦子慢,最後把孩子打擊得哭著不學了。
當你被情緒拉扯時,會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我在回復桃蜜諮詢留言時,經常會先問一句:「你想問什麼呢?」
很多人,微信里寫了800字作文給我看,並不知道自己要諮詢什麼。
我會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先把問題理出來,說清楚。
通過諮詢師的提問,諮詢者會一層層去深入。最後他發現,他真正的問題可能並不是他最初表達的。
而當他發現看到這個真正問題的時候,似乎自己已經明白很多了。
這在管理學上,叫吉德林法則。
它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提出,意思是:把問題清楚地寫出來,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我之所以讓諮詢者明確問題,是因為,明確了問題,就明確了目標。
明確了目標,就能事倍功倍。
相比男人,女人更容易情緒化。
但在關鍵問題面前,尤其在處理關係問題時,情緒化對問題解決並沒有幫助。
我做HR的時候,曾有個朋友向我吐槽。
他們團隊里有個八卦大姐,是領導的親戚,終日打探隱私嚼舌根,搞得她不勝其煩,幾次不想乾了。
而他們公司是業界標杆,蒸蒸日上,未來還有望上市。
我問她:「你來這工作,目的是什麼?」
是向精英學本事,在大平台鍍金,廣結人脈,拓展資源,夯實自己。而不是跟八婆交朋友。
看清目標,只管向前,就算一路上要踩些狗shi,都不值一提。
感情關係里也一樣。
女人要學會目標導向,聚焦真正想要的。
如果要離婚,目標應該是什麼?
比如,爭取利益最大化;
比如,把對孩子和家人的影響降到最低。
如果不離婚,那目標應該是什麼?
療愈創傷、修復感情,自己能力達不到時尋找專業指導和支持。
目標明確,一切行動,就需要圍繞目標達成去執行。
反之就是——
不想離婚的,一味歇斯底里瞎折騰,最後把對方逼得過不下去。
想要離婚的,一時賭氣清高,最後什麼也沒得到。
03
為什麼很多女人缺少目標感?
從心理層面分析:
擁有內在力量的人,會充滿自信,所以他們更聚焦目標。
而缺少內在力量的人,通常會自卑,所以他們更依賴關係。
過度依賴關係的人,加之沒有內在人格的力量,更容易陷在混亂里撕扯糾纏,失去方向,偏離目標。
聚焦目標,一切都圍繞著目標達成去採取行動。摒棄一切干擾你的情緒, 這是一項需要練習的技能。
如何增強目標感?
1、想清楚當下你要什麼。
不要貪心,不要什麼都想要。先找到一個當下你最急需。
就像一個病人,此刻你痛得要死掉了,那你的目標就是先止疼。
如果你流血流得要失血了,你的目標就是先止血。
2、聚焦目標,把別的暫時先放下。
尤其是,放下負面情緒,跳出自我攻擊。
如果你面臨必須要參加的考試,卻一頁書也看不進去,你當下的目標就應該是探索讓大腦安靜下來的方法,而不是指責自己無能。
如果你想去健身,卻覺得虛弱疲憊,無力支撐。那你要做的事是思考這種虛弱和什麼有關,如何能讓你獲得力量感。而不是抱怨上天不公,把你生得孱弱不堪。
如果你意識到關係出現問題,你需要的是找到最深層次的原因,然後付諸行動去改變。而不是抱怨自己瞎了眼。
3、列出促成目標達成的行動和方法。
哪些是你可以自己去做的。
哪些是你需要幫助的。
如果實在找不到行動和方法,那就去尋找可以支持你的人。比如靠譜的朋友、信任的親人、專業的諮詢師。
坦白說,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男性學習。
從遠古進化而來的狩獵者天性,讓他們更加能夠聚焦目標,直接明了。
當目標和情緒同時存在時,他們會選擇目標,暫時放下情緒,這樣更有助於讓他們得到想要的。
我始終主張女人要學習,要成長。
經常有人說:憑什麼要我去學習去改變?!
這種心態,說到底,還是把這件事當作是為男人而做的。
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問問自己:你要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
你要幸福,你的目標是讓自己過得更好,那麼,該對自己負責的就是你,該讓自己行動的就是你。
你只管去得到你想要的,咽下小委屈,爭取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