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塊人?我江浦的。哦,是浦口人啊?我急急澄清:不是浦口,江浦是江浦,浦口是浦口,不是一個地方哎。
1╱1
江浦到底是那塊兒?
其實不止外地人分不清,就連江浦人可能都說不清江浦到底是那塊。可是如果你說他是橋北、浦口那塊的,那他們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那麼江浦到底是那塊兒呢?其實很簡單:從大橋過去是橋北,下關輪渡過去是老浦口,10號線過去就是江浦。
為什麼大家傻傻分不清呢?這得從2002年開始講起。
在那之前,江浦還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縣城。背倚老山,珠江、湯泉、星甸、永寧、橋林、石橋、烏江全都是它的地盤。
02年的一天,撤縣設區的消息漸漸傳到每一個江浦人的耳中。
江浦竟然被比自己小三倍的浦口給合併了。可在快遞單上填上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江浦縣依然是江浦人最後的倔強。
話說回來,合併歸合併,好像對大家並沒有什麼影響。江浦縣沒有了,但是江浦街道還在,江浦人依然堅稱自己是江浦人,拒絕和浦口混為一談。
1╱2
金浦,江浦的C位
江浦真的很小,坐出租到哪兒都是起步價。
而江浦人最常去的地方應該就是金浦廣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裡是江浦最繁華的地方。直到今天,在老江浦人的心裡,它依然是市中心般的存在。
04年橫空出世以來,一直人氣爆棚。
第一家肯德基、第一家電影院、第一家大蘇果都在這裡,這對江浦人來說可算是意義非凡,畢竟江浦人有了自己的大超市,不用再過江ki南京了。
在肯德基約會吃飯,去5樓看電影,看完電影去一樓的步行街逛一圈,成為多少80、90人的青春記憶。
後來大潤發來了,慕斯薈也來了,金浦自然而然就沒落了。只有每天早上堵在超市門口搶特價包子、特價雞蛋的中老年隊伍,依稀提醒著你當日的繁華。
1╱3
開了18年的菜場
江浦另外一個難以繞開的地方就是凡星菜市場。自從2001年10月開業至今,一直生意興隆,早已成為了江浦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這裡是江浦煙火氣最旺盛的地方。一樓是年輕主婦以及中年大媽們的天下,這裡有江浦zui新鮮的蔬菜,zui好的肉類,zui便宜的水果。
站在凡星的中央,四周密密麻麻的攤位一眼望不到頭,生活的踏實感從四面八方湧來。
而菜場二樓則是個神奇的地方,從服裝到床上用品再到小家電,你能想到這裡幾乎都能找到。
在沒有淘寶的年代,你可以在這買到當時最時髦的裙裝、最漂亮的涼鞋,……關鍵是這裡的東西是真的便宜。(前提是你會講價)。
江浦的小杆子們都默認它是低配版萊迪,並給它取了個洋名兒ctoo【菜(cai)場二(too)樓的簡稱)】。
1╱4
無美食,不江浦
如果你問一個江浦人有什麼好吃的,那他絕對會帶你去吃談俊包子。整個江浦縣上的人,都知道談俊小吃。
如果江浦人沒吃過談俊小吃,你可能是個假江浦人。
早上賣蒸包,下午賣煎包,不管是哪款都是排隊。只是多排一會兒和少排一會兒的區別。
排隊的方式也特別有牌面,用錢排。等包子好了,老闆直接喊「這個20塊錢,是誰的?」「15的是哪個的?」
這種行為,被江浦人戲稱:認錢不認人!
江浦美食的另外一個巨頭就是阿珠麻辣燙。二十年前他們家一半租錄像帶,一半燙麻辣串。
小時候都是去吃頓麻辣串,老爸租盤香港電影,孩子租盤動畫片,愉快的大手牽小手回家ki。
後來鼎業開了,阿珠就搬到了對面。位置變了,但是口味一直沒變。
熱氣騰騰的串串,刷上一層滿滿的甜辣醬,這樣味道最棒~
1╱5
江北新區來了
如今的江浦,既不叫江浦,也不叫浦口,而是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江北新區。
15年的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名稱意味著什麼?國家級新區又意味著什麼?於所有的江浦人而言,這還不如14年的10號線通車讓人來的實在。
可一路飆到3萬多的房價讓江浦人傻了眼。七里河拆遷更是誕生了一批新的土豪,像極了當年河西的那一波操作。
一中本部進駐、鼓樓分院、省中醫分院相繼而來,「超越河西!」這個口號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不久前,華為、百度簽約江北,萬達落戶江北,都讓江浦不能再淡定。
在南京都市圈中,馬鞍山、揚州、滁州都喊出了對接江北新區的口號。乖乖,江北竟然承擔起了聯動周邊城市發展的重任。
這樣一來,似乎江北成為南京新主城,甚至對標上海浦東都指日可待!
可不管江浦如何變化,老一輩的江浦人依然保持著他們不緊不慢的節奏。該吃吃,該喝喝,鳳凰山後的二胡調子,市民廣場的廣場舞歌聲依然每天飄蕩在江浦的上空。
在他們眼中,江浦還是那個江浦。
非得要說有什麼變化那大概是,ki南京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END-
圖片來源丨文旅浦口、百度等網絡
南京頭條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劉俊傑律師
聯繫方式:1377076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