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過日本旅遊,或者喜歡看日劇,一定見過下面這種帶車位的獨棟小樓,它在日本叫做「一戶建」。在日本,住宅分為公寓式和獨立式。公寓式住宅泛指所有單元式住宅;而獨立式住宅則是稱之為「一戶建」的是日本最傳統的二三層的獨立和式建築,它由一個小院加停車場、部分私有道路,木造小樓構成。
這種類型小別墅,如果是在北上廣的市區,絕對是動輒上千萬,在很多人看來也許是奮鬥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不過在日本,情況可大不一樣,它的價格有可能比北上廣的毛坯房還要便宜呢。
上面這棟位於日本東京江戶川地區的一戶建,一共3層,含有4個臥室、客廳、餐廳、廚房、2個衛生間,帶有陽台和私人車庫,你們猜猜需要花費多少銀子?
500萬?1000萬?
都不是!
答案是264萬人民幣!
沒有想到吧,東京的一戶建簡直是良心白菜價好嗎?不但價格只有北上廣的幾分之一,而且房子內部還帶精緻的裝修,人性化細節面面俱到,真是讓人感動。
一戶建帶有車位那是標配,根本不用發愁要單獨買一個車庫。自己家的車就停在車門口,不要太方便。
挑高的大客廳,明亮寬敞,可以跟家人聚會玩樂,舒適又時尚。
餐廳和廚房都做好了內部設計,開放式的格局非常適合日本人的烹飪習慣。
不但格局非常開闊,廚房還設有很多人性化的功能,比如可更改噴水模式的噴頭、內含凈水器盒,有著兒童安全鎖的爐灶,你甚至可以在廚房控制浴室的水溫。
當然,最被看好的日本三式分離的衛生間也是標配:智能馬桶、浴缸應有盡有。
臥室里有步入式衣帽間,還配有感應燈。
。
陽台也是必不可的少,而且視野非常開闊
這種「一戶建」住宅,雖然外立面各不相同,但85%以上都是採用的木結構。
日本人之所以喜歡木結構「一戶建」住宅,除傳統習慣外,木結構房屋使用壽命長、建設周期短、節能、生態、環保、抗震等特點也是其受青睞的重要原因。更為重要的是,採用木結構的「一戶建」可以實現工廠化生產和簡單快捷的現場組裝,使一棟二三層高、套內面積在200平方米的「一戶建」能在7天左右便完成基礎建設。
很多人都很好奇日本人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建造「一戶建」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日本建造「一戶建」的全過程。
地 基
」一戶建「的下部,為現澆整體結構鋼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層基礎,由基礎底板和基礎牆體兩部分構成。
集成木材構件
木質土台構件加工施工現場
地基與木質結構之間還有一層黑色的橡膠,這就是「一戶建」的奧秘之一,有兩大好處。一來是可以保護木材不受潮,二來是能在地震中起到緩衝作用。
木暗榫
搭建主體結構外防護設施鋼管腳手架
吊裝木結構構件
木結構牆體搭建
上層的木質結構用了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
一層牆體拼裝完成
二層施工
橫樑吊裝
2樓地板橫樑嵌入原木壁中
二層地板安裝
傾斜安裝清潔型木板代替膠合板
全原木搭建的二樓地板
二層構件吊裝
由於日本的場地限制,木結構構件是隨用隨進。
建築構件都是按照編號按順序裝車的,到達現場後,不需卸載直接由起重設備調裝到房屋需要的部位上,有兩三名工人直接在起重設備的協助下放穩後固定組裝好。一個構件大概在5分鐘左右就完成了從車上變成房屋結構的過程。
安裝房頂椽子
內部牆體、樓梯施工
屋頂施工
傾斜安裝清潔型木板,確認其安全性。
屋頂安裝完成
地板安裝
厚度接近30mm的清潔型材料一個接一個的安裝。
外牆牆面施工
外牆塗刷護木漆,可以防止木頭受潮而腐朽,採取這種保護性的措施,能夠延長木結構房屋的使用壽命。
就這樣像搭積木一樣,把工廠經過嚴格品質管理生產出來的構件,通過有效的施工管理體制,在現場準確無誤地組裝好,再經過後期外飾面加貼以及室內精裝修後,一棟漂亮、耐久、抗震的典型日式「一戶建「就建好了。
成品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