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迎戰污染防治 守望碧水藍天凈土⑤

2020-04-30     東莞時間網

「員工返崗率怎麼樣」「近來廢水處理量是多少,收哪幾種廢水」「廢水處理還有什麼困難」「疫情防控還缺什麼」……一連串問題,就摸清了企業運營生產、疫情防控、污染防治等情況。

4月30日,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二科科長柳東明深入片區,走訪重點監管企業。全市召開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會商會後,執法二科主動走訪轄區24家企業,指導落實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措施。

當前,市生態環境局圍繞污染防治目標,迅速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深入企業提供幫扶服務,以法治為抓手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爭當企業「知心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甘為群眾「貼心人」,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建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市生態環境局將7類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從源頭削減污染排放是關鍵。復工復產關鍵期,執法部門不應影響企業正常經營。

市生態環境局主動作為,建立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杜絕 「一刀切」。納入正面清單的重點企業,在滿足環境要求基礎上,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可「不停產、不限產、不檢查、不打擾」。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曾鳴表示,今年是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年,全市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改革,組建六個執法科,推動環境監管與行政處罰相分離、執法力量下沉一線分片區開展精準執法。東莞污染源基數大,工業污染源超過10萬家,占全省19%。面對繁重的生態環境監管執法任務,更要突出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區域。

市生態環境局迅速推出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將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企業,民生保障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小、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重大工程項目,重點領域企業,信用評價綠牌企業,其他已經安裝在線監控的企業,納入正面清單。

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二科科長柳東明認為,「正面清單是執法指南針,讓生態環保企業安心生產,也減輕了執法壓力。」在執法二科負責的濱海灣片區,165家企業納入第一批正面清單,在實施期間可免於現場執法檢查。

當然,「免於現場檢查」並不意味「不管不問」,監管部門還會充分利用遙感、無人機巡查、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用電監控、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和大數據分析,實現違法行為智能監控。但對於企業來說,則可以集中精力生產經營。

幫扶企業落實污染防治

生態環境執法人員深入企業,指出存在環境風險隱患點位,並提出整改意見

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東莞不留「盲區」。

過去一年,全市聚焦突出問題、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企業,重點組織開展了重點排污企業執法檢查、違法排污整治利劍行動、重點流域跨市聯合執法檢查等多項環保執法專項行動,通過「5+2」「白+黑」錯時監管等執法模式,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零容忍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取得明顯成效。

曾鳴表示,治污攻堅,需要一支堅強有力的生態環境執法鐵軍。圍繞污染防治目標,今年將持續開展執法行動,規範執法行為,全市「一把尺子」執法。在疫期防控期間,更要注重幫扶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也要強化污染防治。

當前,市生態環境局六個執法科,結合雙隨機抽查和專項行動,不定期對企業進行抽檢。對污染輕、風險低、環境管理好的企業減少現場執法;對污染高、風險高、環境管理差的企業加大現場執法力度,將有限的執法資源集中於主觀惡意排污、違法犯罪的企業,突出精準執法。

在茅洲河專項整治行動中,執法二科借力科技智慧,精準鎖定污染區域及污染企業,針對性打擊超標排污、偷排直排、不正常運轉污染防治設施、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其中,發現9家企業逃避監管違法排污,責令整改147家,目前已移送長安生態環境分局跟進處理。

而市生態環境局松山湖分局則邀請VOCs治理專家,指導轄區企業開展VOCs整治工作。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吳軍良及團隊,受邀進駐松山湖開展VOCs整治工作,幫助企業編制「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從源頭減排、末端治理、全流程控制上下功夫,督促企業有效減少VOCs排放。

4月30日,執法二科執法人員走訪虎門一家玻璃製造企業,發現其廠區運輸路面殘留少量含鹼矽砂等的問題,立馬給予可行性建議,避免企業出現雨水夾帶含鹼矽砂排出廠外污染環境的情況。

「執法服務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再多承諾比不上實打實的指導。只有破解企業環保難、防控難、管理難等實際問題,才能有效推進復工復產。」柳東明如是說。

解決群眾身邊環境問題

市民黃女士送錦旗,感謝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貼心服務

污染防治,聚焦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改善,增強市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4月27日,市民黃女士把一面印有「環保衛士,老百姓的貼心人」的錦旗,送到松山湖生態環境分局,就其反映的噪聲問題得到圓滿解決,表達謝意。

今年初,松山湖生態環境分局接到信訪投訴,一家企業動力機房噪聲特別大,影響周邊市民正常生活。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發現信訪人住所和企業動力機房之間只隔五六米,必須加強有效的降噪措施。疫情期間,降噪工程設計、施工工程受到約束,增加信訪案件解決難度。

全市吹響污染防治攻堅戰號角後,執法人員多次上門,與企業、信訪人溝通協調,取得雙方的理解。同時,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督促企業按時保質完成降噪工程。前幾天,該企業落實降噪措施,噪音得到緩解,信訪人終於可以安穩睡覺,特地請人製作錦旗,感謝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貼心服務。

曾鳴表示,防疫與治污,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企業復工復產,必須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妥善規範處置工業污染物。全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將以戰時狀態,主動作為,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住得安心、睡得踏實。

全媒體記者 周桂清/文

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全媒體編輯 賈慶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HN2znEBfwtFQPkdV4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