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一個事實是創新的乏力,不管是外觀還是配置,相同價格區間,各廠商生產的機型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智慧型手機逐漸變得千篇一律。雖然也有像摺疊屏或雙屏手機的出現,但它們畢竟沒有進入大眾消費市場。而在智慧型手機短短十幾年的歷史中,曾經就出現過一類手機,它如曇花一般,絢麗而短暫。
模塊化手機起源於2013年的一段積木手機(Phonebloks)的概念視頻,很快這種概念讓整個手機行業為之興奮,甚至認為模塊化手機將是未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趨勢。隨後,谷歌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推出了模塊化手機項目——Project Ara,值得一提的是,負責這個項目的就是當時還在谷歌旗下的摩托羅拉,而後來摩托羅拉在轉手給聯想後也生產了模塊化手機型號。
模塊化手機,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對智慧型手機實現DIY組裝,同時在手機受到損壞時可以很方便的替換模塊。這個概念興起的一部分原因是展現了「減少電子垃圾,構架硬體生態」的美好願景以及掀起智慧型手機新一輪革命的野心。
於是包括LG、摩托羅拉和谷歌在內的大公司都加入到模塊化手機的開發,甚至也發布了一些成品,但結果我們已經知道,模塊化手機已經在我們的視野中消逝。那麼,這樣的結果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是模塊化手機的叫好不叫座。雖然模塊化手機「有助於環境可持續、定製化、個性化」等特點,但這些都不足以成為購買此類手機的「必備」理由。蘋果公司的成功證明了大多數用戶並不希望對其設備進行無限的定製,他們尋求的是一種高度標準化、即開即用的技術。谷歌Ara項目的負責人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進行用戶調研時,發現大多數用戶並不關心模塊化他們手機的核心功能」。
模塊化手機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到底哪些組件可以升級,但當時的模塊化手機大多以相機鏡頭或電池模塊為主,而這些已經以鏡頭附件和電池盒等智慧型手機外設的形式出現。真正有意義的升級,如智慧型手機的處理器還沒有成為手機模塊化的一部分,這又否定了模塊化手機很大一部分可擴展性和面向未來的承諾。所以,雖然當時很多人對模塊化手機的理念表示贊同,但沒有幾個人真正願意花錢購買。
此外,模塊化手機並不利於手機廠商的可持續發展。雖然可維修性和添加次要升級模塊對用戶來說感覺很不錯,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卻意味著利潤的嚴重下降。每年手機廠商都會發布新機來刺激用戶購買,試想一下,只需通過更換模塊就能獲得和新機一樣的配置,手機廠商將要倒閉不少。尤其是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成熟,手機廠商依靠用戶每隔幾年升級一次手機以保持業務的蓬勃發展。
由此來看,模塊化手機的消亡也在意料之中。當然,這裡「消亡」一詞用的並不嚴謹,因為按照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來看,很多先進的技術都借鑑了之前不是很成熟的方案或概念,所以不排除未來模塊化手機將以另外一種形式捲土重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Bko33QBd8y1i3sJSn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