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比地球小,那會如何?

2019-07-19     天文在線

和地球比起來,太陽到底有多大呢?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夠將太陽縮小到一個籃球的大小,那麼我們的地球將會小得跟一顆芝麻似的了。我們的太陽就是這麼大!但是,假如說這顆交織著氣體與等離子體的火球不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那一個了呢?我們的地球還會繞著太陽運行嗎?還是說到時候太陽會繞著地球運轉?我們的其他行星姐妹們會怎麼樣呢?這樣的一個太陽系又將何去何從?

讓我們來看看如果太陽比地球小的話到底會發生什麼吧。把太陽放到一個超巨星旁邊,你甚至都無法發現它,但是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真的是奇大無比。它需要相當於130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被填滿,太陽太大了,大到太陽系超過99%的質量都是它。它看起來小只是因為它距離我們有1.5億千米(9300萬英里)那麼遠。假設太陽比地球小的話,我們的太陽系就會大變樣。不過壞消息是,地球將變得無法居住,而太陽,這顆大質量恆星甚至都有可能不再是恆星了。

宇宙中,大小很重要,距離亦然。

地球就那麼巧那麼正正好離太陽足夠近不會像火星一樣被凍住,又足夠遠不會像金星那樣被烤乾。我們很幸運,剛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中。這代表著正是由於地球的大小,太陽的大小還有它們兩者之間的距離才使得生命能夠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但是,如果太陽比地球小的話,事情又會變得怎麼樣呢?

恆星的質量決定了它的顏色以及溫度,越大的恆星就會越熱也會越藍,而小一點的恆星就會相對更冷與更紅些。太陽是一顆白星,大小在超巨星與紅矮星之間。你可能會想,把太陽弄小一些,它只是會變成一個有相應較小宜居帶的紅矮星。但事情可沒那麼簡單。定義上來說,一顆恆星,不論是超巨星還是紅矮星,內核有核聚變時才能被稱作為恆星。

恆星能變得有多小呢?我們暫時還沒有測量許多紅矮星,但是我們遇到過的最小的一顆,質量是地球的十倍。這樣的大小很符合理論上來說一個能承受核聚變的星球所需大小。任何比十個地球小的星體都不能被稱為恆星,只是又冷又黑的星體殘留物罷了。若基於任何原因,太陽變得比地球還小,這個萎縮的太陽將不再有能產生核聚變的質量,而且會徹底燃盡,我們的太陽系也將失去它唯一的恆星。由於一直以來是太陽的引力作用使我們圍繞著固定的軌道運行,一旦失去太陽,所有的行星都將會漂離去往太空其他處尋找安身之所。這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可不是一個幸福的結局。

讓我們重新試一次,這一次,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把地球變得比太陽大怎麼樣?屆時,地球的質量會比現在大至少333,000倍,想像一下這顆星球的重力吧,你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這足以壓碎骨骼的引力。一個如此之大的行星,自身就能在其內核產生足夠的熱量與壓力從而變成一顆恆星。當然地,屆時在這顆發熱發燙的恆星上生命體也將不復存在,但是有一件很酷的事,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將擁有兩個太陽,它會變成一個雙星系統,兩顆恆星繞著彼此繞行,而行星們圍繞著它們。

在以上任一種情況下,地球上的生命都沒有機會生存,但生命可能會在其他行星甚至月球上演化。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所有恆星系統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雙星或者多星系統,其中一些甚至有穩定的宜居帶。在天空中有兩個太陽的地方生活會有多酷!?簡直現實塔圖因了【星球大戰虛擬星球,圍繞著一個雙星系統運動的行星】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insh-一張煎蛋- Goldie Pol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46GGwBmyVoG_1ZuW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