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採油五廠高文:身在國外的疫情大愛

2020-03-12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

題記:無論身處何方,總有一份惦念在心間;無論在做什麼,總有一種思念在腦海;這份惦念和思念叫我的國、我的家。

今年25歲的高文,是長慶油田採油五廠麻黃山北採油作業區黃169井區的一名資料員。從2016年12月參加工作的她,成為石油人已經有三個年頭了。在今年1月份,她利用休假去韓國旅遊,當得知以武漢為中心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國打響疫情阻擊戰的她,憂心如焚,寢食難安,在為疫情擔憂的同時,心裡也在默默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

孤身在外,縱有一千個報效祖國的心,無奈一個人力量單薄。但她不想就此放棄,連續多日,她多奔西跑,左右聯繫,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多,她牽頭組織成立了「首爾大學湖北疫情援助愛心小組」。

但現實遠比想像的要困難得多。當時韓國的物資相比國內,不是特別緊俏,但因為除夕,許多商家已經暫停營業。她便挨個跑醫院,對在醫院的醫生護士說明中國的情況,希望他們可以聯繫已經放假的工廠去生產口罩。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跑了數十家醫院、打了無數個電話後,她終於成功聯繫上兩家工廠,欣慰不已。

然而,問題又來了,因為是募捐,那麼「怎麼合法湊錢怎麼搞捐款?」「怎麼去辦需要的各種證(例如:過橋證)?」「是否需要對接一些比較大批的有三證的社會捐贈?如果對接的話,選擇阿里菜鳥、蘇寧物流這些企業旗下的運輸通道是有一定的條件限制的。」「是否需要跟朋友發動平台掛靠能量中國、公益午餐等公益活動聯合組織並公示?」「口罩品質及醫療資質是否具有保障?」「如果第一批可成功抵達後續是否要繼續批量捐贈?批量要蓋當地醫院公章,怎麼找靠譜的人群?」「是否需要在淘寶做一個固定連結(存貨數量及運輸單位),方便大家可以拍數量以及轉發?」「出關運輸配發怎麼合理分配?」「需要有資質的車隊。」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有一刻她有點奔潰,但很快就鎮定下來,不嘗試怎麼能知道不能成功呢?經過細細梳理,他們進一步明確了「愛心小組」分工職責,負責運營/策劃/管理的團隊共23人,物流小組8人,再加上其他愛心志願者、募捐者,截至活動結束,共有約3300人參與其中,他們有到韓國留學的其他國家的學生,有韓國本地人以及中國人,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自媒體人,有的是文案策劃,有的是醫生,有的是淘寶店主,有的是視頻剪輯工作人員……雖然來自天南海北,但網絡讓他們匯聚在一起,一起解決問題、一起討論方案。

工廠製作、物流聯繫安排、宣傳溝通、募集善款、信息反饋……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100套防護服、808副護目鏡、3250隻口罩分三批順利運送回國,分別發往武漢的金銀潭醫院、黃石市婦幼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每次捐贈的物資摺合人民幣約2萬。

在韓國的這10天經歷讓她終身難忘,在2月28日已經回國的她,又穿著紅工服成為了一名石油人,面對這段經歷,她總是簡單地說:「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但當我走出國門時,我就要做一名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不放棄,儘自己所能做自己該做的事。」(李莉 杜依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xc-0XABgx9BqZZIJm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