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新能源汽車,續航問題,一直也是電動車所被詬病的頑疾,從主打「跑得更遠」的台鈴這兩年的飛速發展也可以初見端倪。而電動車社會保有量近3.5億輛,也因此電動車後市場中圍繞續航做文章的商機也越來越受資本的青睞。
比如,哈囉出行、螞蟻金服與寧德時代三大巨頭加持的哈囉換電、騰訊領投的易騎換電、中美綠色基金領投的e換電等,在電動車「換電」的賽道上,資本的進入已略顯擁擠。這不難理解,據估算,3.5億輛的總量,每日有近7億次的出行,這是一個很容易「畫餅」的大市場。
近日,主打電動車充電服務的小綠人獲得騰訊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
小編也是電動車使用者,換電業務還沒使用過。畢竟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幾公里的往返路程基本上小區充電一次就能滿足兩三天的用量。再者,即便有需要,把自己的原裝電池換用不知根底的「公用」電池,多少還會有吃虧的感覺。
這可能也會是多數電動車主的感知。但,不可否認,對於使用頻率高、時間緊湊、用作謀生工具的外賣小哥等特殊人群,換電業務的推出無疑於及時雨。多送兩單、少個差評,無疑更有價值。
雖然換電業務小編沒體驗過,但充電卻避免不了,物業劃定有專門的充電區,為了安全和避免被投訴,乖乖地辦了充電卡。畢竟,頻發的充電起火事故,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
8月10日,南京市安委辦發布《關於強化生產經營單位對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將電動車「進樓入戶、電瓶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行為和駕駛電動車未佩戴安全頭盔、闖紅燈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一併納入對員工的績效考核。
針對電動車充電的規範,南京不是首例,也不是個例,許多城市都有類似規定,公安部也曾發布《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隨著各地對充電管理的規範,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主都會選擇公共的充電櫃進行充電。
其實,換電也好,充電也罷,都有點類似大號的充電寶,只是充電的對象從手機換成了電動車。以小編來看,至少在目前,二者的使用場景有很大差別,服務對象也有較大區隔,如果哪天所有新流入市場的電動車電池全部空配,可能會有另一番景象。
來吧,觀點站隊,你更看好「換電」還是「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