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開篇先做下聲明,雲會議並不等於會議活動的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在線直播!會議是有組織、有領導、有目的的議事活動,它是在限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的。會議一般包括議論、決定、行動3個要素。因此,必須做到會而有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否則就是閒談或議論,不能成為會議。
2003年非典,中國視頻會議興起,但費用高,中小企業用不起;2020年新冠肺炎,雲會議突然成了網紅,多數企業復工的標配就是內部的視頻會議,同時為了維護客戶、自我學習提高,無數企業和個人都自覺不自覺地使用或參加雲會議。
【50歲的視頻會議】
商用的視頻會,最早出現於1970年,美國電信公司AT&T開始向用戶提供一項名為Picture Phone的服務,160美元可以換來30分鐘的視頻通話。
圖片來源:網絡搜索
1978年,中國一南一北兩個大都市,北京和廣州之間開通了黑白視頻會議實驗業務,這在今天看來仍然匪夷所思。1994年,國家公眾會議電視骨幹網開通,在這之後,真正實際應用於會議的視頻系統業務才得以展開。
2003年非典催發了中國視頻會議市場,有足夠預算的政府、金融、電信、能源等行業、大企業陸續採用。工商銀行的視頻會議項目,用了廠商Polycom的設備,花了2億。
這就是硬體視頻會議系統,由視頻會議硬體設備和通訊軟體服務綜合解決方案組合而成,比如老牌視頻會議系統廠商思科、華為等,後來出現了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如億聯網絡、全時等,後來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應用也較多。
2011年,雲會議概念的Zoom在美國推出,2019年在美國成功上市,市值高達242億美元,是美國當年上市公司的第四大IPO。
2014年,釘釘測試版發布;2016年,企業微信上線。這兩個原本都是屬於企業辦公系統。疫情爆發之前,大多數人都從未想過要用釘釘和企業微信來組織視頻會議。2019年12月,華為雲WeLink也加入這一戰局。昨天我竟然接到了華為會議的客服電話,問我使用的感受體驗如何,真是出乎意料。
這就是提供雲會議的SaaS公司,以明星公司Zoom為代表。
大家對於雲會議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微會動平台創始人袁帥就認為,雲會議並不等於會議活動的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在線直播。這裡,我們暫且不討論雲會議的定義。
艾瑞諮詢對在線直播做了個分類。網絡直播包含了企業直播、娛樂直播、電商直播、財經直播、教育直播、遊戲直播和社交直播。企業直播里去掉協同辦公視頻會議,就是雲會議了。
這張圖里沒有把政府、社團(協會、學會、商會)、事業單位(如科研機構、大學)、基金會和民非舉辦的雲會議包括進來。
來源:艾瑞諮詢
疫情給所有會展人上了兩課:一,這個行業是如此脆弱,二,視頻會議。
遠程辦公性質的視頻會議成為絕大多數企業復工的「被迫式」首選,同時,我們也被疫情期間非協同辦公性質的視頻會議給驚著了:竟然這麼多機構、這麼多人在舉辦、參加各種各樣的視頻會議。
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軟體視頻會議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顯示,2018年視頻會議市場規模達到160億元,但最大的用戶是預算充足的政府和金融客戶,貢獻了近一半的收入。
2015-2023年中國軟體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IDC《中國網絡會議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8年硬體視頻會議市場增速為9.5%,而雲會議市場增速是硬體視頻會議市場的2.3倍。
疫情讓2600萬個中小企業的視頻會議需求一下子釋放出來。科天雲會議的執行長何軍承認,疫情使得「數千萬企業的集中湧入,對於整個(雲會議)行業而言,是一次意外的事件」,「視頻會議一夜爆紅,我看到整個行業被提速了5年。」
2月15日復星集團聯合創始人梁信軍在長江校友大講堂上說,「這次(疫情)會把在線教育的教和學,包括供應方都給催熟了。」
有同感的中國國旅(武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利指出,這個過程就是由被迫,變成不得不這樣,然後覺得還行,繼而習慣,再進而把一部分面對面會議變成線上會議。
有兩位朋友向會展BEN提出疑問,上篇文章《雲會議是一門好生意嗎?》中的三個案例,觀看人數不正常,如,一個光伏企業舉辦的研討會和新品發布會,兩小時在線觀看直播人次超140萬,這個數字值得推敲。
科天雲會議執行長何軍面對如此猛烈的雲會議需求,也有點兒吃不准,「隨著疫情逐步恢復,正常辦公開始,將應急手段變成辦公選擇和補充,還要過『從免費到收費』這道關,是否會如當年網約車取消打車補貼帶來用戶斷崖式下跌還有待觀察。」
這次出盡風頭的還有小魚易聯,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袁文輝認為,絕大部分需求在疫情過去之後都會消失,這次是一個對全社會教育的機會,對整個市場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催化劑。
本文作者:許鋒 北京華愷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 內容出自公號:會展BEN
針對雲會議,微會動平台創始人袁帥的判斷:不會持久,不會成為大市場,雲會議是一種增值而絕非剛需,且從技術層面並不具備核心壁壘。會議一般包括議論、決定、行動3個要素。因此,必須做到會而有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否則就是閒談或議論,不能成為會議,而會議雲化,在面對會議的天然3個核心要素方面,小範圍、小規模會議形式具備著時間+空間的優勢,面對大型會議則表現出其不足。大面積的人員參與和互動,雲端還是有很大的不足的。會+展的融合發展是趨勢,走出封閉的場館/場地,也是趨勢。線上+線下聯動是必然的。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運營者:袁帥,會展業信息化、數字化領域專家,PMP項目管理師,數據分析師(高級),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網絡營銷師,SEM搜尋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 ,微會動平台創始人兼首席營銷顧問,新社匯平台聯合創始人,靜花緣品牌系列精品民宿網際網路運營,牛票供應鏈項目相關技術負責人,零工社區企增服務中心副主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qlZdnABjYh_GJGVM_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