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是大家比較喜歡出行方式
但是停車有時候真是讓人頭疼
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
黃埭高新區一年之間「變出」
52000餘平米的停車場
2700多個車位!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青龍社區
2500餘平米廢舊公園120輛車的臨時停車場
以前,青龍社區安橋浜的廢舊小公園內堆滿了垃圾雜物和殭屍車,環境髒亂一直被詬病。
經過環境整治「大改造」,這裡平整了路面,新建了限高槓,加裝了隔離樁,讓這個2500餘平米的廢舊公園「脫胎換骨」,變成了可停放120輛車的臨時停車場。
潘陽社區
拆除違章建築,新建停車場7處
潘陽社區以「一家一幢」的低層小樓為主,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管理和環境整治的難度非常大。
社區將整治和解決民生需求相結合,在治髒、治亂、治差的同時加快民生實事工程建設,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潘陽社區還將拆除違章建築騰出的空間,以及社區閒置空地進行充分利用,將其改造成停車場。
截止目前,潘陽社區已經建成、正在新建的公共停車場有7處,總面積多達13000餘平米。
裴圩社區
2000餘平米,車位138個
這裡曾是一處近5000平米的違章建築,已全部被拆除,將其改造成了停車場。該停車場面積有2000餘平米,車位138個。所有車輛有序地停放在劃分的停車位內,秩序井然。
鶴涇村
解決附近學校的家長停車難問題
鶴涇小學門口的一處近500餘平米的臨時停車場,家長們點贊其「很人性化」。
學校周邊停車場的利用率極高,接送學生的車輛基本做到即停即走,在解決家長們停車難的同時有效緩解了校門口的擁堵癥結。
除此之外
黃埭高新區的埭川社區、古宮社區、
東新社區、馮夢龍村、斜橋社區、
胡橋村、金龍村、長涇社區、
西橋村、長康社區
對地面進行硬化、平整
充分利用空間新建了停車場
今年以來
黃埭高新區通過環境整治+有效利用
新建的停車場有
52000餘平米、2700多個車位
還建成了一批口袋公園、健身場所、小微綠地等
既能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
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上
蘇州一直在努力
有效利用廢舊場地變成停車場
延長免費停車時間、P+R停車優惠
小區外道路夜間也可申請臨時停車等
……
另外,我們開車的市民
也要注意文明停車噢~
當然,綠色出行更好啦!
同意小魚說的話
來源:今日相城(ID:suzhou-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