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排名倒數到前三,最後考上重點大學,他的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2019-08-17   龔老師說教育

上海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是成功教育的創始人。他認為讓差生變成優秀生,方法非常簡單——把差生當天才來教育,幫助他們在學習中不斷取得成功,在反覆的成功體驗中,培養自信心,激發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自主成功。

劉京海倡導的成功教育,使一所「垃圾學校」變成了「明星學校」,創造了當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他的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1

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對自己有積極的期望,自己主動尋找成功的機會。

女兒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在班裡倒數第十。妻子抱怨劉京海說:「你還研究成功教育,研究讓差生變成功,現在連自己的女兒都成了差生,看你還怎麼研究」

聽到妻子的埋怨,劉京海反思,是該花點精力培養女兒了,如果女兒都教育不成功,還怎麼談成功教育。

劉京海拿過女兒的試卷,把錯題一道道指出,問女兒是否會做,女兒都說會做。劉京海說:「既然會做,這個分數我就還給你。」說完他鄭重地在卷面上寫了100分。那鮮紅的100分,是父親對女兒的信任,激發了她的自信心,使她從此刻苦努力。

一次女兒寫作文,只得了20分的作文,劉京海卻對妻子說:「你看這開頭,語言流暢,充滿詩意。思灝真是天才啊!」小思灝一臉疑惑:「爸,我作文才得了20分。」劉京海說:「那是因為本來有三項要求,你卻只寫了玩具的玩法,沒有寫名稱與效果。」小思灝眼睛更亮了:「爸,你真覺得我有寫作的天分?」劉京海認真地說:「那當然!你爸是特級教師,還從來沒看走過眼。「

在他的悉心教育下,他的女兒劉思灝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就從全班倒數第十,飛躍到全班順數前十名。一路從重點初中、重點高中走過來,成績總在全校前3名,並最終考上了復旦大學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世界經濟。

父母和教師是可以影響孩子的,而最大的作用是影響孩子的自主認識,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不斷從中看到希望,增強孩子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關鍵。

2

及時給孩子鼓勵性的評價,使孩子信心越來越足,行為越來越自覺

有一個姓方的小男孩,一天在廁所里遇到了校長。校長叫出了他的名字,還誇他作文寫得不錯。男孩大受感動:全校有幾千學生,校長怎麼會認識我,說明我的作文水平真的好,還有點名氣呢。

從此,這個男孩信心大增,對作文興趣越來越濃。後來他當了一名中學校長,並成為了一名作家,寫出《戚繼光傳》等作品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成才的人往往是受了某個人的欣賞,然後他發現自己,重新認識自己。一個孩子認定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很強大的人,那麼這個孩子就可能走向成才之路。反過來,如果一個孩子天天被罵作傻瓜,他可能漸漸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個傻瓜,從此走上混日子的道路,與成功無緣。

劉京海說:「我們不一定會馬上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孩子還沒有學會時,不應懷疑孩子是不是可以學會。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心和恆心,就一定能找到適當的方法」

3

總結:教育孩子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期望。要相信孩子,對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使孩子也對自己產生期望,從小擁有夢想。

第二是機會。要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反覆成功的孩子會越來越好。

第三是鼓勵。要給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使孩子信心越來越足,行為越來越自覺。

我是「龔老師說教育」,專注教育,分享教育故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