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主內我主外」,平均年齡50歲的三朵「金花」成為社區抗疫最佳拍檔

2020-04-11   漢新聞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對於張曉鴒、馮玲莉和祝崢嶸而言,她們要迎接的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保衛戰」。從前線衝鋒,到後勤保障,作為「頭雁」,她們猶如三朵金花在社區疫情防線上悄然綻放。

連續70餘天堅守,最危險的活都是她干

今年51歲的張曉鴒是珞珈山街東湖村社區黨委書記,疫情發生以來,她把社區當成「家」,把居民當成「家人」,連續70餘天堅守崗位,有時夜裡兩三點有突發事件,也會及時前往社區協調處理。

三朵金花

「社區的工作性質與以往有很大改變。」據張曉鴒介紹,防疫期間,她們的工作重心不再是為居民提供一些基礎性服務,社區工作者無論從勞動強度、精神層面都有變化。

在張曉鴒的帶領下,東湖村社區群干、下沉黨員和志願者組建了一支含有生活保障組、消殺組、管控組、排查組的防疫隊伍,形成「一盤棋」整體聯防聯控格局。

2月初,疫情形勢嚴峻,此時的張曉鴒,除了親自核實、上報「四類」人員數據,還負責病患轉運、密接人員隔離等最為「危險」的工作。

談及是否害怕,張曉鴒笑著說:「害怕是干,不害怕也是干,而且我身後有這麼多人,她們一直在給我力量。」

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張曉鴒有著兩位「賢內助」,讓她沒有後顧之憂。

9450份團購物資,盡力讓居民「菜籃子」豐富起來

身為社區黨委副書記,前期入戶排查中,馮玲莉日夜奔波在一線,累得嗓子都啞了,也不曾停下腳步。「老年人聽力不好,有時候還會碰到不配合的居民,只能扯著嗓子喊。」馮玲莉說道。

張曉鴒

2月10日,武漢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為切實保障居民「菜籃子」供應,馮玲莉將6個網格的團購任務「攬」到自己身上。

東湖村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多,低收入人群比例高,針對社區現狀,馮玲莉多方聯繫貨源,竭盡全力為居民團購到實惠、優質的各類物資。

日前,為了給居民多「搶」一些政府補助凍肉,馮玲莉連夜與對口商超經理聯繫,並和丈夫親自開車帶著志願者前往商超搬運。「沒辦法,特殊時期只能拼了命地向前沖。」

當天晚上十點,馮玲莉一行將這批補貼凍肉運回社區,夜色中,在值守點辦公桌上,核實數據的紅馬甲格外醒目。

晚上十點馮玲莉就著路燈核實數據

截止目前,馮玲莉共組織團購9450份生活物資,金額達272193.6元。

祝崢嶸趴在收銀台記錄居民需求

「帳房管家」記錄居民採購需求用完5個筆記本

由於封城,部分群干回老家後無法返漢,社區人手短缺,原本今年1月退休的副主任祝崢嶸得知情況後主動請纓,擔起了第三網格排查入戶的重任。

短短三天時間,祝崢嶸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跑了40多棟居民樓,逐層逐戶仔細排查,將網格內210戶、430餘位居民登記在冊,並建立網格微信群,線上線下相結合做好居民日常溫控工作,「三天大考」完美交卷。

作為社區平日裡的「帳房管家」,2月10日以來,祝崢嶸著手負責居民物資採購工作。

筆記本

「幾乎每天都有『單子』要接。」據介紹,為確保錢和物不出差錯,祝崢嶸通常前一天在專用筆記本上登記好居民們的購物需求,第二天再統一採購。這類「專用筆記本」已用完了5本,共代購849單、93738元。

「有時正在超市,居民們打電話過來說需要什麼東西,她就趴在收銀台上記下來,」社區群干曼晶晶說,「這樣的身影很常見。」

4月8日,武漢解封。張曉鴒、馮玲莉和祝崢嶸仍然在社區前線堅守。據悉,在三朵「金花」的全力配合及其他群干、下沉黨員和志願者的積極努力,東湖村社區已連續51天無新增「四類人員」。

責編:王鳳君

融媒體記者:塗潔

通訊員:昌宣

編輯:張迎